清平樂·留人不住原文翻譯及賞析
《清平樂·留人不住》是北宋詞人晏幾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描寫離情別怨的詞作,寫了女子對情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下面是清平樂·留人不住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參考!
清平樂·留人不住
作者:晏幾道
朝代:清朝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譯文:
留人留不住,情人在醉中解纜隨著蘭舟遠去。一只船槳劃出碧波漫漫春江路,霎時過盡黃鶯啼叫處。渡口上楊柳青青,枝枝葉葉是離情。此地別后書信不要再寄,畫樓歡情已化作殘云斷雨,一場春夢,了封鎖痕跡,都是虛幻無憑。
注釋:
留人不住二句:鄭文寶《柳枝詞》:“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贝颂幏闷湟狻Lm舟:木蘭舟,以木蘭樹所造之船。此處泛指船只。2、渡頭楊柳二句:劉禹錫《楊柳詞》:“長安陌上無窮柳,唯有垂楊管別離。”此處化用其意。錦書:書信的美稱。前秦蘇若蘭織錦為字成回文詩,寄給丈夫竇滔。后世泛稱情書為錦書。云雨:隱喻男女交合之歡。
賞析1:
本詞寫一女子挽留不住情人的怨恨,如一特寫鏡頭,刻畫出一位女子多情善感的美好形象。這首詞在技巧上運用了很多對比方法:一個苦苦挽留,一個“醉解蘭舟”;一個“一棹碧濤”、曉鶯輕啼,一個獨立津渡,滿懷離情;一個意淺,一個情深。讓人一目了然。在結(jié)構(gòu)上,亦是先含情脈脈,后決絕斷念。結(jié)尾二句雖似負氣怨恨,但正因為愛得執(zhí)著,才會有如此煩惱,所以更能反襯出詞人的一片癡情。寫一位妓女與情人的依依惜別之情。詞用白描手法寫出二人有春晨渡口分手時的種種情態(tài)。結(jié)尾處決絕之語,更道出了她心中的幽怨和不忍割舍之意。此后錦書體寄,畫樓云雨無憑!按撕蟆倍涫惆l(fā)怨愛交集的負氣之言:“錦書休寄”拒其信,“云雨無憑”“斷其情,講提似乎很決絕,其實從前面的“留人”、“鶯啼”、“離情”已處處點染出她的眷戀難舍,而講此話是故作負氣的一種解脫的反語暗示:“休寄”,“無憑”的潛臺詞正是別忘畫樓歡愛。此詞刻畫細膩,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一個女子癡中含怨的微妙心理。詞人對女性怨愛交集的盾心理揣摩得極為細膩。
賞析2:
起筆“留人不住”四字,扼要地寫出送者、行者雙方不同的情態(tài),一個曾誠意挽留,一個卻去意已定!傲簟倍安蛔 ,故啟末二句之怨思。次句寫分手前的餞行酒宴。席間那個不忍別的送行女子,想必是吃不下去;而即將登舟上路的男子,卻喝了個“醉” 。 “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二句緊承“醉上蘭舟去”,寫的是春晨江景,也是女子揣想情人一路上所經(jīng)的風光。江中是碧綠的春水,江上有宛囀的鶯歌,是那樣的宜人。這景象似乎正是輕別的行者輕松愉快的心境的象征。而“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則遙應(yīng)“留人不住”句,是蘭舟既發(fā)后渡頭空余的景物,也是女子主觀感覺中的景物,所以那垂柳“枝枝葉葉”俱含“離情”。以上四句寫景,渾然一體,卻包含兩種不同情感的象征。
結(jié)句寫情,卻突然轉(zhuǎn)折,說出決絕的話,寄語對方“此后錦書休寄”,因為“畫樓云雨無憑”,猶言:我們青樓女子是靠不住的,你今后不必來信了,從此割斷情感聯(lián)系吧。其實這是負氣之言,其中暗含難言之隱。妓女社會地位低下,沒有愛的權(quán)利,即使有了傾心的男子,也沒有長聚不散之理。彼此結(jié)歡之夕,縱使千般恩愛,時過境遷,便“留人不住”了。有感于此,所以干脆叫對方“此后錦書休寄”了。話雖如此,倘不想得到“錦書”,何以特別提到?
總之,結(jié)尾兩句以怨寫愛,抒寫出因多情而生絕望、絕望恰表明不忍割舍之情的矛盾情懷。周濟《宋四家詞選》評曰:“結(jié)語殊怨,然不忍割。”此乃深透之語。
作者:晏幾道,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晏殊第七子。其詞多寫愛情生活,詞風哀怨感傷,工于言情,與其父晏殊合稱 “二晏”。晏幾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家道中落,這種身世經(jīng)歷深刻影響了他的詞作風格,《清平樂留人不住》便是其眾多情感細膩之作中的一首。
詞牌: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 “清樂”“平樂” 這兩個樂調(diào)而命名。雙調(diào),四十六字。上闋押仄聲韻,下闋換平聲韻。也有全押仄聲韻的變體。
內(nèi)容分析
上闋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開篇點明送別場景,一個 “醉” 字暗示送者勸酒之苦和留人之難,被送的人執(zhí)意要走,即便挽留也無濟于事,只能眼睜睜看著其解開纜繩,乘船離去。
“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描繪了行人乘船離去后的情景。船在春日碧綠的江水中前行,一路經(jīng)過處處黃鶯啼叫的地方!氨虧薄按核贰薄皶扎L啼” 等意象營造出優(yōu)美的春日景色,然而這美好的景色卻與送者的離愁形成鮮明對比,以樂景襯哀情,更顯送者內(nèi)心的孤寂與失落。
下闋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視線轉(zhuǎn)回到渡頭,渡頭的楊柳枝葉繁茂,在作者眼中,每一片枝葉都飽含著離情別緒。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楊柳常被用來寄托離別之情,這里作者運用移情手法,將自己的離情賦予楊柳,使楊柳也仿佛在為離別而感傷。
“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最后兩句是送者的決絕之語。經(jīng)歷離別之痛后,送者心灰意冷,覺得過去的歡情如夢,不可再追,因此讓對方不要再寄書信來,因為那些曾經(jīng)的歡愛之事已不可靠,再無意義。這兩句表現(xiàn)出送者在愛情中的失望與無奈,情感深沉而復雜。
藝術(shù)特色
情感真摯細膩:整首詞將送別時的挽留、不舍,到離別后的孤寂、失落,再到最后對過去情感的失望、決絕,層層遞進,細膩地展現(xiàn)了送者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讓讀者深切感受到其濃烈的情感。
以景襯情:上闋描繪春日行舟的美景,下闋描寫渡頭楊柳的青青之景,皆是以景語寫情語。美景與離情相互映襯,使情感表達更加含蓄委婉且深沉,增強了詞作的藝術(shù)感染力。
語言簡潔明快:晏幾道以簡潔的語言生動地刻畫了送別場景和人物情感。用詞精準,如 “醉解”“過盡”“休寄” 等詞,寥寥數(shù)語便將人物的動作、情感和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展現(xiàn)了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
主題思想
《清平樂留人不住》通過描繪送別場景,展現(xiàn)了一段情感的終結(jié)。詞中既有對離別之人的不舍與留戀,也有對過去歡情消逝的無奈與失望,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女性在愛情中的被動與脆弱,以及對真摯愛情的渴望與追求。整首詞借男女之情,抒發(fā)了作者對人生聚散無常、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清平樂·留人不住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清平樂·留人不住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5-30
清平樂·留人不住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4-17
清平樂·留人不住原文翻譯及賞析匯編3篇04-17
清平樂·留春不住原文及賞析03-21
清平樂留人不住賞析12-19
《留春令》原文、翻譯及賞析05-28
清平樂原文翻譯及賞析06-13
清平樂原文翻譯及賞析04-02
留侯論原文翻譯及賞析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