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美術教案范文匯總五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通過講授生日賀卡的設計,制作方法,讓學生重溫學過的色彩,設計,制作知識,培養(yǎng)他們尊敬長輩,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點:
賀卡設計制作的方法步驟。
教學難點:
賀卡的設計構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的準備情況,強調(diào)在使用剪刀,刀子時要注意安全。
二, 引入新課
音樂《生日快樂》和賀卡欣賞引入課題:賀卡——設計
三, 講授新課
1, 聽聽同學門的見解,請同學們自己想一想,說一說。
2, 教師結合圖例講解賀卡的形式:
a.折頁式 b.開窗式 c.單頁式
3, 教師結合課前準備好的賀卡講解賀卡的表現(xiàn)手法:
a.攝影法 b.繪畫法 c.拼貼法
4,教師結合課前準備好的賀卡講解賀卡的組成。
賀卡一般又正面,內(nèi)頁,和底面組成。正面的設計很重要,它由獨特的,寓意深長的圖案和鮮明的卡名(賀詞)組成。內(nèi)頁,底面的.裝飾比較單純,一般把祝詞套在裝飾性的畫面上。
四, 學生設計
在確定賀卡的形式,贈送的對象以及表現(xiàn)手法后,按以下步驟進行設計:
1, 用紙折成賀卡基本形。外形可設計成方形或房屋形,某一部分還可鏤空,例如設計為小天窗等。
2, 構想好賀卡各面的圖形及文字,并安排好位置,考慮色彩配置,然后用鉛筆輕輕地描畫出來。
3, 選擇合適的材料開始制作。
五, 教師巡回輔導
六,學生展示作品(自評 互評)
七,教師小結,總結,提出希望…
美術教案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紙人》是上海市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美術第三冊中的一課,在第一冊美術教材《快樂的兒童》(拼貼畫)中,學生曾學用基本形拼貼人物;在第二冊美術教材中,又在《我為同學印照片》(紙版畫)和《服裝設計師》兩課中,學習過人物頭部的剪貼方法和服裝的折剪方法。本課就是在這些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用這些知識,利用不同色彩的紙或畫報紙,概括地表現(xiàn)人體基本結構和人物五官特征,粘貼出每個學生自己可愛的形象。
2、重點、難點:
(1)重點:利用不同色彩的紙或畫報紙,粘貼出每個學生自己可愛的形象。
(2)難點:學會概括地表現(xiàn)人體基本結構和人物五宮特征。
(二)說導學達標
本課的達標規(guī)程是“自學探索--游戲嘗試--分組創(chuàng)作--組合展評”,是由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教學法演變過來。
自學探索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一次性向學生呈現(xiàn)教材,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整體認識。并且是帶著問題來自學本課教材,讓學生通過自學、思索和討論,明確現(xiàn)有知識與本課教學目標之間的聯(lián)系,“聯(lián)系得越多,將會學得越多!
游戲嘗試是樹立一個假設,在前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己擁一個躍躍欲試的心態(tài)。在這里讓他們在假設中,把聯(lián)想到的知識和重新獲得的新知識,得以實踐,并通過討論上升到認知結構的內(nèi)在成分。
分組創(chuàng)作,把己抽象化的認知結構,重新應用到新的情景中去。
組合展評,是前一環(huán)節(jié)“概念復現(xiàn)”的總結,加深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培養(yǎng)學生應用概念,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法
為了更好地落實我的達標規(guī)程,幫助學生認清教學目標,解決本課的重、難點,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當然這些教學方法的實施,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教師日積月累的訓練中,逐漸形成的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下實施的。這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依托于“小班化教育”的課堂教學。
1、嘗試教學法
讓學生在已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通過兩次嘗試,漸漸地得出解決本課重點和難點的有效方法。
2、分組教學法
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功能,集思廣益,增加學生參與學習和討論問題的密度,提高課堂效益。
3、游戲教學法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把剛學到的知識,融入到深度記憶中去。因為大腦的情感邊緣系統(tǒng)部分是通向持久記憶的大門。
4、鼓勵教學法
(1)作業(yè)的全體展評,是對每一位學生作業(yè)成果的鼓勵,同時也是幫助他們通過比較,然后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構建學生之間的知識互補。
(2)通過比速度,激勵學生競爭。
(四)說學習指導
掌握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1、學會評價與爭議
在作業(yè)展評中,鼓勵學生自評和互評,并通過爭議,自己得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提高本學科的審美能力,同時還構建了學生之間的知識互補。
2、學會看書和示意圖
通過看書和示意圖,初步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為自己的初步嘗試作準備和指導。
3、學會競爭與合作
通過組員與組員之間的合作,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培養(yǎng)學生“競爭與合作”共存的現(xiàn)代意識。在競爭與合作中,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蘋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繪畫出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蘋果,。
2、讓幼兒對不同的美術表現(xiàn)形式產(chǎn)生興趣,體驗點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準備"蘋果"音樂磁帶
2、印有蘋果輪廓圖一張人手一份。
3、黃、綠顏料、紅顏料每桌一盤、抹布、一次性桌布。
重點:
學習用手指點畫出大小、疏密不同的蘋果
難點:
1、食指輕輕蘸上顏料點在紙上,不要左右移動,輕輕抬起手。
2、蘋果變在蘋果樹上。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
。ㄒ唬焊璞硌荩赫O果。
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樹上結了許多紅蘋果,寶寶們我們一起到果園里去摘蘋果吧!"隨即打開"蘋果"音樂引導寶寶站起來一起邊唱邊做動作。(兩遍)
。ǘ┙處煟"我們摘完了蘋果,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隨即老師把輪廓圖貼在黑板上 "看,蘋果全給我們摘光了!小朋友你們說這樣好看嗎?"(不好看)(鼓勵幼兒幫想辦法)老師也來想一個辦法把蘋果變出來吧!"
2、教師示范講解。
。ㄒ唬航處煟"老師要請兩個朋友來幫忙變蘋果,一個是它。"隨即伸出食指,問幼兒:"它是誰呀?"(食指),"還有一個是紅顏料。"出示顏料盤。"這個顏料盤里面的顏料是什么顏色的?"(紅色)。
教師小結:"我請的食指跟紅顏料來幫我變蘋果。"邊說邊用實物示意。
示范講解:"現(xiàn)在我開始變蘋果啦,看好了我是怎么變蘋果的。""食指食指翹翹,顏料盤里親親,蘋果樹上變、變、……"
。ǘ├蠋煟"噢,原來老師變蘋果還要念好聽的兒歌呀!""寶寶也來學一學好聽的兒歌吧!"引導幼兒伸出食指念二遍。
。ㄈ┠悄銈兛催@里老師變的蘋果一個是大的一個是有點小的,你們知道怎么變大蘋果、怎么變小蘋果嗎?(老師再做一遍看了以后請幼兒說說--食指豎起來的時候是小的.,食指躺下來點的時候是大的)
(四)師:"老師剛才變了一些蘋果,哪個寶寶也上來變些蘋果?"請一至兩個幼兒示范作畫。提醒邊念兒歌邊變,并請下面的寶寶幫他念好聽的兒歌,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指出。(蘋果變的時候要分開一點,不重疊)
。ㄎ澹⿴煟"森林里還有去多蘋果樹,上面的蘋果多沒有了,寶寶們你們愿不愿意給他們變蘋果呀?"
3、提出作畫要求。
在變之前老師也變了好幾顆蘋果樹,你們來看看這里有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小朋友你們喜歡什么顏色就去找那個顏色的變蘋果。
a提醒幼兒用食指輕輕蘸顏料,用力變變變。
b注意手指在畫紙上點一下就馬上拿開,不要左右移動。
c強調(diào)蘋果變在蘋果樹上。
d鼓勵幼兒這邊變變,那邊變變,多變些蘋果。
e提醒幼兒及時用抹布擦干凈手,不弄臟衣服。
g變好了紅蘋果,還想變其它顏色的蘋果,可以去邊上變自己喜歡的蘋果。
4、幼兒開始點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保持畫面干凈。
5、教師講評。
(一)教師:"蘋果變好了,蘋果樹回到果園里去吧,寶寶看一下你自己變的蘋果,再看看其他寶寶變的蘋果,誰變得好?"引導放到旁邊的美工板上(布置成樹林),互相欣賞。
(二)教師:分別出示幾張好的作品,講評,告訴幼兒好在哪里的原因。
6、結束。
師:"寶寶們真能干,變了這么多的蘋果,自己表揚一下自己。"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注自己身邊的動物,能比較準確地、傳神的繪制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典型特征及神態(tài),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大膽表現(xiàn),體驗成功的樂趣。
2、引發(fā)學生對動物的興趣和關愛,使學生感受人與動物、動物與大自然之間的密切關系,提高對藝術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力。
教學準備:
1、動物錄象、圖片、圖書、玩具、模型等
2、有關動物謎語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畫畫喜歡的小動物。
一、組織教學,做好課前準備。
猜一猜:
長長的鼻子, 白胖的身體,
大大的身體, 黑眼睛,
耳朵像撲扇, 最愛吃的是竹子。
四肢像柱子。
。 ) ( )
我的脖子最最長,我還穿著花衣裳。( )
看一看:
播放動物的錄象,請學生描述自己喜歡的動物。
它長的.什么樣?
你能學學它的叫聲嗎?
你能學學它走路的樣子嗎?
說說發(fā)生在它身上的有趣的事情。
二、畫一畫:
教師出示一些典型的動物外形,幫助學生抓住動物的典型特征并能夸張的表現(xiàn)出來。
啟發(fā)學生嘗試多種繪畫手法,如:毛筆、手指點畫、拓印等。
適當?shù)奶砑右恍┍尘,運用一點遮擋關系。
三、鼓勵學生畫出有情節(jié)的畫面。
小組之間可以先進行討論,分工合作完成連環(huán)畫,表現(xiàn)一個連續(xù)的情節(jié)。
展示交流:
鼓勵學生大膽介紹自己的畫。畫連環(huán)畫的小組可以分角色講講其中的故事。
課堂拓展:
將自己的作品與你的家人共同分享。
小組合作的作品可以留在學校留念。
執(zhí)教時間:4月17日——4月19日
札記:
電腦課件在本課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通過課件,學生很快的分析了各個動物的特征并進行了概括,作業(yè)效果也很精美。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做做喜歡的小動物。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注自己身邊的動物,能比較準確地、傳神的繪制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的典型特征及神態(tài),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大膽表現(xiàn),體驗成功的樂趣。
2、引發(fā)學生對動物的興趣和關愛,使學生感受人與動物、動物與大自然之間的密切關系,提高對藝術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力。
教學準備:
1、動物錄象、圖片、圖書、玩具、模型等
2、有動物謎語
課型:繪畫綜合課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做好課前準備。
看一看
教師出示一些用彩紙粘貼的動物,學生欣賞。
學生討論用彩紙粘貼和畫動物有什么不同?
說說你認為還可以怎樣表現(xiàn)。
小結:畫可以用點、線、面表現(xiàn),做主要以塊面的層層粘貼為主。
拼一拼、擺一擺
教師事先準備一些用彩紙剪好的動物的各個部分,請學生在實物投影上拼擺成完整的動物。
做一做
。1)教師演示剪貼或用手撕一只動物,引導學生觀察撕紙的手法。
。2)在黑板上貼出一個大的動物的樂園,里面沒有動物,創(chuàng)設一個動物們要到動物樂園做客的情境,熱情鼓勵學生的參與。
。1)強調(diào)抓住動物的特征。
展示交流
。1)學生將自己做的動物自由的貼到動物樂園里,隨意欣賞別人的作品,鼓勵他們談出對他人或自己作品的感受。
(2)引發(fā)學生對動物的關愛,進行愛護動物的思想教育,感受人與動物、動物與大自然之間的密切關系。
課堂拓展:
自己搜集關于動物的資料,進行課堂交流。
札記:其實做小動物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就學過了,但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做得太小,我只好讓他們在紙上先來畫一個統(tǒng)一大小的框,然后頂著框來畫,這樣大家畫得才大起來。
美術教案 篇5
教案流程
教師把小魚拿在手上,小魚在不同形態(tài)的水中最后游到自己的家。
如:老師問: “小河里的水是什么樣的呀,大家告訴我好嗎?”小朋友說:“靜靜的,平平的”。老師:“小手指伸出來,我們畫一畫”。小朋友用顏料把這種狀態(tài)的水畫下來。老師又問“大海里的水是什么樣的呀,大家告訴我好嗎?”小朋友說:“一高一低”。小朋友跟著老師的`動作一上一下比劃,像波浪一樣。
在教課的過程中要求老師的語言生動形象,肢體語言也要形象、自然。
教案目標
體會繪畫的樂趣。
能用橫線、豎線、波浪線等不同線條繪畫出各種形態(tài)的水。
教案準備
不同顏色的卡紙及顏料,棉簽,卡通小魚貼紙
教案總結
水是幼兒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或感受到是事物。因此,教師通過卡通小魚找到家,這樣一種吸引幼兒的方式開展活動,既讓幼兒在活動中練習繪畫多種線條,有能讓兒童體驗到繪畫的樂趣。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05-15
美術教案模板《美術》教案05-04
美術的教案02-04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28
美術教案10-27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3-05
美術的節(jié)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3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