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经典一区,日韩a免费,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国产免费一级视频,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人員人格塑造論文

時間:2021-07-02 14:45:38 論文 我要投稿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人員人格塑造論文

  摘 要:高校學生管理人員應具備品格高尚、性格豁達、知識豐富和能力全面的人格,這也是其職業(yè)發(fā)展、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推進和諧校園建設和促進大學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客觀要求。因此,在21世紀終身教育的時代,高校學生管理人員的人格塑造尤為重要。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人員人格塑造論文

  關鍵詞:高校;管理;人格;塑造

  1 對高校學生管理人員人格內涵的界定

  人格是一種具有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覺,情感,意志等機能的主體。它可以離開人的肉體,離開人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而獨立存在在人類的精神文化維度里。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與他人相區(qū)別的獨特而穩(wěn)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人格是指一個整體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和比較穩(wěn)定的心里特征的總和。

  高校學生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的人格體現(xiàn),是其在從事學生管理活動中通過連續(xù)和持久的道德行為選擇所表現(xiàn)出來的'自我道德特性,是學生管理人員道德意義上的整體性存在形態(tài)。也就是說,當學生管理人員開展學生管理活動的時候,能夠通過對自身與學校、與學生之間關系的認識,形成自我的角色意識,并根據(jù)自我角色意識在學生管理活動中做出行為選擇,由于這種選擇不斷地重復出現(xiàn)而形成了其獨有的道德特征。這種道德特征是學生管理人員的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表現(xiàn),他并不需要刻意地追求這種表現(xiàn),但他的行為卻總會表現(xiàn)出連續(xù)一致性。

  2 傳統(tǒng)觀念對高校學生管理人員人格的影響

 。1)道德為上。

  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人格理想強調道德的主體精神和自覺精神,“仁”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核心內容,而“仁”就是“愛人”,孟子后來概括為“仁者愛人”,“愛人”是君子所應具備的首要品格。在儒家看來“仁”、“仁人”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高標準,是最高的道德原則。同時也是傳統(tǒng)行政人格的內在追求。

  (2)身正為基。

  中國傳統(tǒng)人格的合理內核是強調內在的道德品格提升,學生管理人員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能用強烈的道德責任感來管理學生,自己自覺地履行道德義務;就能在內心深處形成一種堅定不移、百折不撓的內驅力,構筑一道無形的道德防線,有效影響和管理學生,始終保持崇高的道德情操,自覺履行各種職責,以身作則,維護教師的崇高形象,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并為良好的管理道德風氣的形成做出貢獻。

  3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人員人格塑造的途徑

  3.1 提高學生管理人員的道德修養(yǎng),提升道德品格

  學生管理人員的道德修養(yǎng)是學生管理人員自覺進行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和自我鍛煉以及由此而達到的人格境界。其實質是將外在強制變?yōu)閮仍谧杂X的過程。參照古代哲人的“修身之道”,結合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和實踐經驗,應著重把握以下幾條:

 。1)堅持學習。對我國當前的學生管理人員來說,就是要通過刻苦學習,弄清高校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規(guī)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定為學生服務的信念和決心,排除各種錯誤思想和傾向的干擾。道德知識不只是見諸書本,而且見之于社會實踐和他人的示范式行為之中,因此要更加注重學習道德典范和他人的經驗。

 。2)反躬內省。人格修養(yǎng)需要一種自省力。古人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學生管理人員要勤于自覺反省,勇于自我批評。

 。3)慎獨不怠。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強調要見賢思齊,擇善而從。儒家也主張“君子慎其獨”,強調的是自我監(jiān)督、自我約束,以及由此達到的一種自覺、自愿、自主的崇高境界。能否“慎獨”,是檢驗學生管理人員是否具有堅定的道德信念和成熟的道德人格的試金石。

 。4)實踐錘煉。道德修養(yǎng)離開了社會實踐,只能是虛妄的海市蜃樓。因此,學生管理人員要能夠經受復雜環(huán)境的考驗,在本職崗位和日常工作中嚴格要求,在長期的實踐磨練中,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操,錘煉道德意志,進而確立道德信念、養(yǎng)成道德習慣,養(yǎng)成健全、高尚的人格。

  3.2 認真學習道德理論,養(yǎng)成道德習慣

  道德理論包括道德的原則、規(guī)范、范疇、評價標準和內容。向學生管理人員傳授灌輸這些理論,能提高其識別善惡和選擇行為的能力。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求人們將道德意識轉化為道德行為,并逐漸養(yǎng)成道德習慣,最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這需要結合管理的實際,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反復不斷的道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管理人員的獨立分析能力、自我評價和自我改正能力、自我控制和自我監(jiān)督能力等自我教育能力,來督促道德習慣的形成。

  3.3 強化服務意識,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

  理想的學生管理是一種以服務作為出發(fā)點和目的的管理行為。這種以服務為宗旨的管理實踐是高校的需求、學生的需要。因此,強化服務意識是學生管理人員人格的靈魂和核心。它要求學生管理人員忠于職守,愛崗敬業(yè),勤奮工作,鉆研業(yè)務,甘于奉獻。一切從學生利益出發(fā),關愛學生,關心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維護學生的合法利益。改進工作作風,講求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這同時也要求學生管理人員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集中自己的全部聰明才智,做好本職工作。為學生,要求有高度的責任感。一是要真心誠意。要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需要,為學生排憂解難。二是要深入學生中,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開拓創(chuàng)新是人格的重要品格。學生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學生工作的能力。只有在開拓創(chuàng)新中,學生管理人員自身的內部潛能才能得到充分實現(xiàn)。

  3.4 誠實守信,塑造崇高人格

  自古以來,誠信被視為一切德行的基礎,是職業(yè)活動中人們相互聯(lián)系的道義憑證。對學生管理人員而言,它更是“立人之道”,“進德修業(yè)之本”。誠信的核心是誠實,它要求學生管理人員謹守諾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職業(yè)紀律,不虛偽欺詐,不言而無信,不弄虛作假。

  參考文獻

 。1]@余瀟楓,盛曉蓉.論公民人格[J].浙江大學學報,1998.

 。2]@余瀟楓,張彥.人格之境[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3]@羅國杰.中國傳統(tǒng)道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人員人格塑造論文】相關文章:

《莊子》對理想人格的塑造12-06

誠信塑造人格作文10-29

初中語文教學塑造學生健康人格論文07-21

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的論文07-03

創(chuàng)新感恩教育塑造學生完美人格 德育論文12-05

初中語文教學中塑造學生健康人格論文01-21

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的論文02-13

讀現(xiàn)代教師人格塑造后有感10-20

對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知識產權教育理論論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