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经典一区,日韩a免费,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国产免费一级视频,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詩經(jīng)《蒹葭》賞析

時間:2021-03-25 17:22:08 我要投稿

詩經(jīng)《蒹葭》賞析

  《蒹葭》詩的豐富美感,不論是從欣賞的角度,還是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頗值得我們重視和予以認真探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經(jīng)《蒹葭》賞析,歡迎閱讀。

詩經(jīng)《蒹葭》賞析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賞析

  《蒹葭》選自《詩經(jīng).國風.秦風》,大約是255年以前產(chǎn)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關于這首詩的內(nèi)容,歷來意見分歧。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三種說法:一是刺襄公說!睹娦颉吩疲狠筝,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今人蘇東天在《詩經(jīng)》辨義沖闡析說:'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那個賢人),隱喻周王朝禮制。如果逆周禮而治國,那就'道阻且長'、'且臍'、'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順從周禮,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水中讓,意思是治國有希望。二是招賢說。姚際恒的《詩經(jīng)通論》和方玉潤的《詩經(jīng)原始》都說這是一首招賢詩,伊人即賢才: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或謂:征求逸隱不以其道,隱者避而不見。三是愛情說。今人藍菊有、楊任之、樊樹云、高亭、呂恢文等均持戀歌說。如呂恢文說:這是一首戀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詩人陷入煩惱。說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隱喻。

  由于此詩之本事無從查實,詩中的伊人所指亦難征信,故而以上三說均難以最終定論。在這里,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

  《蒹葭》屬于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來秦逐漸東徙,都于雍(今陜西興平)。秦地包括現(xiàn)在陜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qū)域的民歌。

  此詩三章重疊,各章均可劃分為四個層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興,展現(xiàn)一幅河上秋色圖: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蘆葦蒼蒼,露水盈盈,晶瑩似霜。這境界,是在清虛寂寥之中略帶凄涼哀婉色彩,因而對詩中所抒寫的執(zhí)著追求、可望難即的愛情,起到了很好的氣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詩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尋河對岸的伊人。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絕不通,意味著追求艱難,造成的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雖望穿秋水、執(zhí)著追求,但伊人'都飄渺阻隔。可望難即,故而詩句中蕩漾著無可奈何的心緒和空虛悵惆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并列的兩個層次,分別是對在水一方、可望難即境界的兩種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洄從之,道阻且長,這是述寫逆流追尋時的困境:艱難險阻無窮,征途漫漫無盡,示意終不可達也。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這是描畫順流追尋時的幻象:行程處處順暢,伊人時時宛在,然而終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順流,百般追尋,執(zhí)著之意可見;不是困境難達,就是幻象難近,終歸不得,悵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體而充分的展現(xiàn)。

  全詩三章,每章只換幾個字,這不僅發(fā)揮了重章疊句、反復吟詠、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而且產(chǎn)生了將詩意不斷推進的作用。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這是時間的推移,象征著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尋時間之長;從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從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這是地點的轉(zhuǎn)換,象征著伊人的飄渺難尋;從道阻且長,到道阻且躋,再到'道阻且右,則是反復渲染追尋過程的艱難,以凸現(xiàn)抒情主人公堅執(zhí)不已的精神。重章疊句,層層推進,這是《詩經(jīng)》沖的民歌常用的表現(xiàn)方法。

【詩經(jīng)《蒹葭》賞析】相關文章:

詩經(jīng)秦風《蒹葭》賞析03-11

《詩經(jīng)·蒹葭》賞析(15篇)09-16

《詩經(jīng)·蒹葭》賞析15篇09-15

《詩經(jīng)·蒹葭》賞析「精編」09-15

詩經(jīng)蒹葭原文及賞析03-16

《詩經(jīng)·蒹葭》賞析(集合15篇)09-16

《詩經(jīng)·蒹葭》賞析集合15篇09-16

《詩經(jīng)·蒹葭》的賞析與理解03-09

詩經(jīng):蒹葭介紹12-06

詩經(jīng)·蒹葭注音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