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楚漢》詩歌欣賞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詩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詩歌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詩歌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詩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楚漢》詩歌欣賞,歡迎閱讀與收藏。
宦官當政亂朝權,弗亂始皇萬代心。英雄總在亂世出,勝廣舉旗意反秦。
千古一幟然惜敗,自此軍閥天下分。烽火連天忙征戰(zhàn),天朝動蕩帝星隕。
后有英雄橫出世,西楚男兒志無雙。力拔山兮氣蓋世,問鼎中原楚霸王。
也有帝星生陽里,年少輕狂橫于鄉(xiāng)。泗水亭里一亭長,玩世不恭名劉邦。
劉邦碭山醉斬蛇,夜聞老嫗風中泣。有卒前去問其由,驚知劉邦為赤帝。
小人亦有爭雄心,人寡勢單奴顏膝。霸王麾下百夫長,貪生薄義怯于敵。
后有巨鹿敵軍圍,小人懼死離戰(zhàn)場。英雄鏖戰(zhàn)巨鹿里,潑皮揮軍攻霸上。
項羽深知此戰(zhàn)艱,破釜沉舟三日糧。九戰(zhàn)之險筆難述,觀戰(zhàn)諸侯皆恐惶。
昔有懷王一言生,先入關者可稱王。小人早已入關去,子嬰跪降強秦亡。
霸王怒聞將入城,劉邦跪迎心神慌。自言為君馬前卒,甘為霸王掃四方。
霸王大擺鴻門宴,森羅殺機步步驚。劉邦惶恐進楚營,隨行張良百精兵。
宴開請君于上座,項王猶豫意未定。亞父有意除劉邦,命莊舞劍助酒興。
奈何項伯重義情,起身隨舞為君擋。宴畢沛公安然去,空余亞父自悲傖。
隔日項王命將卒,西行百里入咸陽。恃功自傲后人嘆,一怒遣人焚阿房。
亡國之君黃泉去,火燒三月天亦殤。小人養(yǎng)生在西蜀,自言無意爭帝皇。
男兒誰無鴻鵠志,明燒棧道暗陳倉。劉邦東出拜韓信,聯(lián)合諸侯伐項王。
霸王一怒天下伏,兩軍相接敗劉邦。野火燒盡吹又生,小人揮軍意稱王。
四年鏖戰(zhàn)終相決,垓下煉獄陰風嚎。楚軍兵敗大勢去,風水輪流霸王逃。
四面楚歌絕境里,扣地無門生機渺。霸王揮淚別虞姬,自念往昔憶春宵。
十騎相逃烏江亭,江水洶涌將士止。勸君渡江整旗鼓,天下誰人不可知。
項王悲切仰天笑,拔劍自殞余雄志。沛公笑傲春風里,山河歸屬成定局。
后人敬仰漢高祖,吾愛一人楚霸王。劉邦假義真小人,知人知面心難防。
英雄一世真豪情,霸王身隕碧空長。若有來生隨項羽,鞍前馬后征四方。
賞析
一、歷史背景與詩歌主題
《楚漢》詩歌以楚漢爭霸為背景,通過描繪劉邦、項羽等歷史人物的形象和事跡,展現(xiàn)了這一時期的政 治斗爭、軍事沖突以及人性的光輝與陰暗。詩歌主題鮮明,既歌頌了英雄主義,又揭示了權力斗爭的殘酷與無情。
二、人物形象刻畫
劉邦:詩歌中的劉邦被描繪為一個具有雄才大略但又不失狡黠的人物。他善于結交英雄豪杰,如樊噲、張良等,同時又能屈能伸,懂得在關鍵時刻忍辱負重。在鴻門宴上,他憑借機智與勇氣成功脫險,展現(xiàn)了其深沉的政治智慧和過人的膽識。
項羽:項羽則被塑造為一個英勇無畏、悲壯慷慨的英雄形象。他力拔山兮氣蓋世,問鼎中原楚霸王,但在政治 斗爭中卻顯得優(yōu)柔寡斷、缺乏遠見。在垓下之戰(zhàn)中,他四面楚歌、絕境逢生,最終揮淚別虞姬、自刎烏江,悲壯的結局令人扼腕嘆息。
三、藝術特色與表現(xiàn)手法
敘事與抒情相結合:詩歌在敘述歷史事件的同時,融入了豐富的情感表達。如對劉邦的雄心壯志、項羽的悲壯情懷以及虞姬的深情厚誼等,都進行了細膩的描繪和抒發(fā)。
運用典故與象征:詩歌中大量運用了歷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如“鴻門宴”、“四面楚歌”等,這些典故不僅豐富了詩歌的內(nèi)涵,也增強了其藝術感染力。
語言生動、節(jié)奏明快:詩歌語言生動形象,節(jié)奏明快有力,讀來令人熱血沸騰。如“力拔山兮氣蓋世”、“四面楚歌絕境里”等句子,都展現(xiàn)了詩人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和對歷史的深刻理解。
四、歷史反思與人文關懷
《楚漢》詩歌不僅是對歷史事件的再現(xiàn),更是對人性、權力、英雄主義等主題的深刻反思。它讓我們看到了在權力斗爭中人性的光輝與陰暗,也讓我們思考了英雄主義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與意義。同時,詩歌中對虞姬等女性形象的描繪,也體現(xiàn)了詩人對人文關懷的重視和追求。
綜上所述,《楚漢》這首詩歌以其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鮮明的人物形象、獨特的藝術特色以及深刻的歷史反思與人文關懷,成為了一首值得反復品味和欣賞的佳作。
【《楚漢》詩歌欣賞】相關文章:
《楚漢》詩歌_750字10-28
詩歌欣賞精選09-20
精選詩歌欣賞06-14
詩歌欣賞:《在詩歌里》07-28
詩歌欣賞:疼痛的詩歌08-21
把春天寫成詩歌的詩歌欣賞10-24
《當詩歌愛上音樂》詩歌欣賞08-08
雙語詩歌欣賞:穿越詩歌08-17
詩歌欣賞:寫詩歌是偶然10-10
《如果》詩歌欣賞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