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经典一区,日韩a免费,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国产免费一级视频,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最新上冊教案

時間:2022-09-28 20:56:43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最新上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最新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最新上冊教案

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最新上冊教案1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表等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

  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于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并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征,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并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并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fā)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fā)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系,在學習“分與合”時發(fā)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表”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系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并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系的過程式中,發(fā)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系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并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五、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于創(chuàng)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最新上冊教案2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并通過操作、觀察、交流進一步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經歷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fā)展統計觀念。

  3.在活動中,進一步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體驗運用已學的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難點: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對策:創(chuàng)設豐富的問題情境,提供學生自主探索的平臺,學生充分操作、觀察、交流。

  教學過程:

  一、解決問題,認識平均數

  (一)創(chuàng)設情境,收集信息

  情境:三1班第一小組有9人,進行投籃比賽,每人投10次。

  呈現成績統計圖,介紹條形統計圖名稱、橫軸、縱軸。

  生:說說從統計圖中知道的信息。

  【設計意圖:學生在認識統計圖的過程中,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統計過程。】

  (二)引發(fā)沖突,尋找方法

  1.呈現問題:男生投得準一些還是女生準一些?

  學生可能(1)男生投得準一些,因為男生最多的王華投中10個,女生最多投中9個。

  (2)女生投得準一些。因為女生一共投中30個,男生一共投中28個。

  (3)女生投得準一些,因為男生最少投中2個,女生最少投中4個。

  (4)要比“平均每人幾個”

  2.討論、交流,產生比“平均數”的需求

  【設計意圖:以“男生投得準一些還是女生投得準一些”的開放性問題,關注學生的前在狀態(tài)、潛在狀態(tài)、生活經驗和發(fā)展需要,激活學生的相關資源,激發(fā)學生在已有的認知結構中檢索與問題相關的經驗或信息來解決問題的勇氣與信心,也為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平臺!

  (三)認識、理解“平均數”

  1.找“男生平均每人投中幾個”

  活動要求:同桌合作,可以在學具板上移移、動動,也可以在練習紙上寫寫、算算;

  把結果和想法互相說一說。

  生:同桌合作,求出“男生平均每人投中個數”。

  組織交流

  移一移:學生在圖上一邊操作一邊說

  說明:用移多補少,使每個男生的個數變得同樣多,男生平均每人投中7個。

  算一算:學生介紹算式及想法

  說明:就是把總數平均分。

  小結:通過移多補少,把總數平均分,都能找到男生平均每人投中7個。7不是某一個人投中的個數,7代表4位男生投籃的整體水平。在這里,還可以說10、2、8、8這四個數的平均數是7。

  反思:7表示什么?

  2.找“女生平均每人投中幾個”

  活動要求:1.獨立思考。2.把想法記錄在練習紙上。3.把結果和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

  生:獨立解答,同桌交流。

  師:巡視、指導

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最新上冊教案3

  教學內容:蘇教版教材第十一冊98-99頁例1以及“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九第1—3題。

  教材分析:認識百分數是在學生認識整數、小數,特別是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十分重視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關注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努力揭示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教材創(chuàng)設了“誰投籃準一些”的主題情境,讓學生了解百分數產生的過程。在認識百分數以后,教材安排了“讀一讀,說一說”的活動,目的是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百分數的含義,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百分數的意義。本課內容的學習是學生學習小數、百分數、分數之間的互化,以及百分數的實際應用作了充分的知識準備。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通過學生自主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體會百分數與分數與分數、比的聯系和區(qū)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發(fā)展數感。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教學設想:

  如何根據新教材的編寫理念與意圖設計教學、開展有效教學?在這節(jié)課上我嘗試讓學生先預習,再做了以下的教學嘗試。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現狀出發(fā),設計課前的學習指導。學習指導是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而設計的指導學生自學文本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習指導編寫是把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作為基礎的。

  2.從學生生活實際和預習后的現狀入手,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該是生活中的數學,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充滿活力和靈性。所以,數學的教與學應該聯系生活,注重學生的現實體驗,變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為“生活中做數學”,建立以預習為基礎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

  3.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結合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的知識儲備,采用了討論、交流、互助解決問題、自主探索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體現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真切關注。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發(fā)展,同時也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教師談話:課前老師要求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你們收集了嗎?誰來匯報?(學生教師指名學生上講臺在展臺上展出收集的百分數)匯報時,教師:你收集的確實是百分數。你怎么知道這里的數就是百分數的?你怎樣理解的?

  2、教師導入:同學們收集的百分數真不少,說明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百分數。為什么會經常用到百分數呢?用百分數有什么好處?什么叫百分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百分數。(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借助學生已有的數學學習經驗,去感受,去經歷,從而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有效激發(fā)了探究新知的積極性,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引導探究,認識百分數

  1、教學例1

  (1)出示例1的部分內容:

  教師:你們喜歡打籃球嗎?這里是我們學校六年級籃球隊訓練時記錄的一些數據。

  出示:六年級籃球練習數據統計

  姓名投中的次數

  李星明16

  張小華13

  吳力軍18

  教師:根據表中的的數據,你知道了什么?

  提問:誰投的準一些呢?

  (教師引導:如果他們投籃的次數相同,吳力軍投的準一些;因為這是投籃的練習,而不是比賽,有可能他們投籃的次數不相同,如果投籃的次數不相同,還會是吳力軍投的準嗎?并相機引出下面的表格)

  (2)教師將表格完整

  姓名投籃次數投中次數

  李星明25 16

  張小華20 13

  吳力軍30 18

  提問:現在可以知道誰投的準嗎?你打算怎樣比較?

  教師:(接學生回答)對,我們比投中的次數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

  (3)學生回答后教師完成出示例1的表格,教師問:李星明投中次數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

  在表格中依次出現表示三位同學投中次數是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的分數。

  教師解釋我們把“投中的次數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也叫著“投中的比率”。

  教師問:誰投的準一些,就看誰的投中比率高一些。誰的投中比率高一些呢?請同學們算一算,比一比。

  讓學生交流課前預習得到的結果。并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想法和結果,

  全班交流:引導得出不同的比較方法。

  (教師肯定用小數的方法是可以的,兩個兩個比也是合理的。)

  板書通分的結果。

  教師:像這樣的數也可以表示成百分數的形式。

  2、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

  (1)師:(接上面)到底什么叫做百分數?百分數又怎樣讀和寫呢?

  (2)全班交流:

  教師提問:什么叫百分數?(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百分數的意義)

  百分數的概念中提到了幾個數?百分數表示它們之間的`一種什么關系?

  例題中應把什么看成“一個數”,什么看成“另一個數”?誰能說一說64/100表示的意義?65/100、60/100呢?

  讓學生說三個百分數的所表示的意思。

  (4)你會寫和讀百分數嗎?指名說怎樣讀。教師板書。請同學們把例題中的數寫成百分數,并讀一讀。

  教師:現在你覺得表示投中的比率用什么數來表示比較好呢?分數、小數還是百分數?這樣表示有什么好處?為什么能看出? 3、教學“試一試”。

  完成“試一試”題目。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第(1)題。

  引導:根據“男生人數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數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數相當于這樣的多少份?

  指名回答男生人數是女生的幾分之幾,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幾比幾?

  交流第(2)題時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什么是優(yōu)秀率?

  教師:優(yōu)秀率就是優(yōu)秀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

  交流第(3)題,先讓學生說一說近視率的含義是什么。

  提問:通過上面的練習,你知道“百分數為什么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嗎?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后,在班級里說一說。

  教師:看來,大家對百分數都有了比較深刻地認識,現在你知道課前收集的百分數表示的具體含義嗎?

  4、再次交流課前收集的百分數:說意義和從中知道的信息。

  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你收集的百分數的意思

  全班交流:讓在黑板上交流的同學先發(fā)言。

  教師:同學們剛才你們說的真好,不僅會讀會寫還知道了很多百分數的意思。接下來,我們來進行一些練習。

  【設計意圖:因為有了課前的預習,因此在課堂中充分讓學生展示自我,展示自主學習所獲得的成果。通過組織學生討論交流,進行科學合理的對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在集體中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體會學習的快樂,同時又使得這一難點得以突破!

  三、練習鞏固,拓展延伸。

  1、完成“練一練”1

  學生練習,組織反饋。讓學生用百分數表示涂色部分及空白部分分別是“1”的( )%,交流時說情每個百分數所表示的具體含義。

  問:你能用一個百分數表示我們全班同學的解答情況嗎?

  教師:有方格的我們會用百分數表示,沒有方格的你會表示嗎?

  出示:

  引導學生用百分數表示。

  教師:是不是生活中所有能用分數的地方都能用百分數表示呢?

  2、完成“練一練”

  讓學生說說分數與百分數的區(qū)別,整理成下表。

  分數百分數

  意義(1)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2)還可以表示某個具體量只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3、做游戲

  教師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寫10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數,要求寫的認真。教師記時(時間不是很長)

  教師:你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描述一下你完成的情況嗎?

  你能只告訴你完成情況的百分數,讓我們猜猜你寫了幾個嗎?

  你還能用百分數來描述沒有完成的情況嗎?

  【設計意圖:從我們生活中取材不僅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會百分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真正感受百分數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四、回顧總結,質疑問難。

  提問: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百分數有哪些認識?(百分數是特殊的分數,特殊在哪里呢?)還有什么問題嗎?

  課外實踐:同學們,不僅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經常用到百分數,有些成語也和百分數有關呢。比如:十拿九穩(wěn),百發(fā)百中(舉一些例子讓生說一說什么意思)。課后就請同學們繼續(xù)收集與百分數有關的信息和成語。

  附板書設計:

  認識百分數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叫百分數,百分數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64100 =64%讀作:百分之六十四

  65100 =65%

  60100 =60%

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最新上冊教案4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用分數表示的方法,并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匯報討論等研究活動順利地完成知識的正遷移,理解和掌握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的方法,能夠用分數表示一個整體的一部分。

  2.使學生體會分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深刻理解分數的含義。

  教學重點: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數表示其中的1份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把每份的個數與分成的份數區(qū)別開來。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探索新知

  1.復習舊知。

  (1)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2)能用一個分數來表示紅色部分占這個風車的幾分之幾嗎?說一說怎么想到用來表示的?(板書:平均分)

  (3)通過以前的學習,說說對于這個分數你還知道了哪些知識?(復習分數各部分名稱及意義)

  總結舊知: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

  2.探索新知。

  (1)出示風車散開的圖,現在誰還能用一個分數來表示紅色部分占這個風車的幾分之幾嗎?說說為什么也是呢?(相機出示:板書:一個整體)

  揭題:今天,我們就用這個辦法,繼續(xù)認識分數(板書:認識分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把散開的風車還看成原來的風車,也就是“一個整體”,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關于分數的知識儲備,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把準學生的學情,實現知識的正遷移。)

  (2)學習例1:

  出示例1情境圖:

  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根據回答,師總結示范把4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介紹:數學上一個整體通常畫一個圈來表示,平均分用虛線來表示。)

  讓學生指一指一份在哪里,說一說( )是( )的。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理解把4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也可以用來表示。)

  (3)學習例2:

  出示例2情境圖:

  操作、感悟、交流:每只小猴能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先拿出四個圓片分一分,再把你的想法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反饋:1生板演分法,說一說把這些桃平均分成了幾份,指一指每份在哪里,他生說一說每份是這些桃的幾分之幾。

  師總結:(加圈,加虛線)是的,把這些桃,也就是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兩份,分母就應該是2,每份就是它的(板書:2份)

  (設計意圖:用圓片代替桃子分一分,說一說,通過實際操作,從平均分的份數和要表示這樣一份的關系上,抽象得出每份是這些桃的,初步體會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也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

  對比辨析:剛才兩次分桃,都是把4個桃子平均分,可是為什么一個用表示其中的1份,一個卻用表示呢?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讓學生理解把一些物體看成整體平均分,也可以用分數表示,分母仍然表示平均分的份數,豐富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為接下來的變式練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3)變式練習:

  2只小猴分6個桃:

  把這6個桃平均分給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呢? ?交流反饋:把6個桃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給兩只小猴,每只小猴分的這些桃的。

  對比辨析:剛才分的是4個桃,現在分的是6個桃,為什么都用來表示其中的1份呢?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練習和對比,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的方法,在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對分數知識的理解。)

  3.新課小結。

  說一說,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對分數知識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二、鞏固練習,融會貫通

  1.說一說。(想想做做1)

  自主練習,討論匯報: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你是怎樣想的?

  2.判一判。

  下面的涂色部分都能用來表示嗎?

  判斷對錯,說說錯在哪里,怎么改正。

  出示正確答案,啟發(fā)思考:怎么每幅圖中的涂色部分都可以用來表示?

  (設計意圖:通過說一說、判一判,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再次感受:同樣多的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只要平均分的份數不同,表示每份的分數就不同;而不管有多少個物體,只要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表示每份的分數可以相同,為學生的知識建構再次提供平臺。)

  3.涂一涂。(想想做做3)

  (1)學生自主分一分,涂一涂。

  (2)反饋不同涂法,不同分法。

  4.分一分。

  出示15個風車。

  拿出它的,還剩下幾個?拿出它的,現在還剩多少個?(12個)下面用小棒代替來拿一拿。

  拿出這堆小棒的、,說一說是怎么拿的。

  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一?自己動手試試看!生匯報幾分之一,他生猜是幾根。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豐富對分數知識的理解,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5.找一找。

  (1)找一找我們今天上課的會場里的分數。

  (2)找一找校園里、生活中的分數。

  (設計意圖: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開拓更豐富的學習素材與應用平臺,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應用意識。)

【北師大小學數學一年級最新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3-18

一年級北師大版數學上冊教案06-24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北師大版最新范文09-25

最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7-28

最新北師大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8-25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14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8-26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案07-14

實數北師大版數學初二上冊教案10-18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bpmf》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