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主旋律影片》閱讀答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時常需要做些閱讀題,而與閱讀題如影隨形的則是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什么類型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主旋律影片》閱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主旋律影片》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5~17題。
中國主旋律電影最初被定義為“弘揚民族精神的、體現時代精神的現實題材和表現黨和軍隊光榮業(yè)績的革命歷史題材作品”。后來在全國思想解放及市場經濟的背景下,鄧小平同志提出:一切宣傳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電影。2009年,正值新中國成立60周年,愛國主義題材的獻禮影片紛至沓來,從而迎來了“主旋律”創(chuàng)作的春天。優(yōu)秀故事影片《沂蒙六姐妹》在創(chuàng)作上獨辟蹊徑,以小見大,塑造了一群個性鮮明、樸實平凡的小人物形象。建黨九十周年的展映影片《秋之白華》,立足于瞿秋白和楊之華的愛情,以瞿秋白的感情生活來架構整個影片,從題材的選取和影片風格上都呈現出了創(chuàng)新意義。
然而,作為中國主流文化傳輸的重要載體、民族形象的重要體現——中國主旋律影片,似乎一直沒能形成民族電影鮮明的形象。各種原因使得主旋律原本積極的價值導向偏離了本意,限制了主旋律影片的健康發(fā)展。
首先,“文以載道”的內涵定位,導致主旋律作品未能有效發(fā)揮積極作用。在一段時間內,人們將電影視為承載“道”(國家主流思想)最有力、最直接的工具,主旋律電影更是順應了 “文以載道”的.傳統(tǒng)思想,從而使主旋律影片的宣教色彩極其濃厚,導致 “主旋律”的審美功能、藝術特性被突出的宣教意識所掩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主旋律影片中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形象難以讓人信服;套路化的故事情節(jié),難以讓人動容;對主旋律定性、定型的固有印象使得部分電影只能是“教科書”“傳聲筒”,無法調動起觀眾的審美感受。
其次,______①_____________,導致主旋律影片缺乏吸引力。早期的主旋律影片創(chuàng)作模式化,情節(jié)與現實生活存在距離,尤其在塑造主流電影里的‘社會英雄’時,由于把他們的形象神圣化、概念化,進而造成與電影消費群體之間的認同疏離,長期積累便形成了主旋律影片敘事宏大、人物空洞、劇情老套的問題,少有創(chuàng)新,難有突破。
最后,_______②____________,導致主旋律作品缺乏市場競爭力。主旋律影片常常因為重點突出意識形態(tài)的傳遞而忽略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根本和市場的檢驗。靠組織團體購票和包場形式試圖使其深入人心,反而阻斷了主旋律良性競爭發(fā)展的道路,導致一些作品根本沒有可看性,缺乏市場競爭力。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主旋律應該遵循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般規(guī)律,以藝術為最高標準,以市場為最終導向,突出“主旋律”應有的核心價值與導向作用。
(選自《新華文摘》2014年第1期,有刪改)
1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最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主旋律影片是文化傳輸的唯一載體,在長期發(fā)展進程中已形成民族電影鮮明的形象。
B.中國主旋律影片在思想內容的定位上不斷改進,但在風格創(chuàng)新上卻一直沒有跨出新步伐。
C.中國主旋律影片的審美功能被突出的宣教意識所掩蓋,主要是人們對“道”的理解有偏誤。
D.中國主旋律影片要傳遞意識形態(tài),必須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16. 在文中橫線①②處分別填寫一句話,與后一句話結合,準確概括該段內容的含義。(每句話不超過15字)。(4分)
17.閱讀下面材料,結合文本,談談美國主旋律電影能給中國主旋律電影創(chuàng)作帶來哪些啟示。(5分)
美國主旋律電影塑造的 “美國精神”的代表人物,盡管與英雄形象概念背道而馳,卻完全沒有背離美國精神的內核,并且具有現實意義,成為經典人物;許多美國影片,情節(jié)構思多樣化,不論怎樣開局、發(fā)展,也不論是否存在《肖申克的救贖》主人公安迪那樣的政治上的叛逆者,但最終都成功傳導了美國的主流思想。同時,美國主旋律電影工業(yè)是一種典型的傳播現代文化、精神消費品的工業(yè),在極具工業(yè)生產特征模式下展開的電影故事,依然讓全世界對其宣揚的精神價值深信不疑,這是藝術與商業(yè)完美融合的典范。
參考答案:
15.選D給3分,選B給1分,選A. C不給分。(A. “唯一載體”概括有誤。B. “創(chuàng)
新上卻一直沒有跨出新步伐”概括有誤。C. “人們對“道”的理解有所偏誤”,原因概括有誤。)
16. ①主旋律創(chuàng)作的模式化。 ② 忽略藝術創(chuàng)作根本和市場檢驗。(每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7. 塑造英雄人物不概念化、神圣化,注意與現實聯系;創(chuàng)作故事情節(jié)不套路化(模式化),呈現多樣化,淡化宣教意識;主旋律電影注重藝術與商業(yè)完美融合。
【評分標準】:1點1分,2點3分,3點5分,從“英雄人物塑造,故事情節(jié)構思,藝術與商業(yè)結合”三方面闡述;意思對即可。
《中國主旋律影片》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十年來,中國電影創(chuàng)作生產能力顯著增強,彰顯中國精神、中國美學的精品不斷涌現,從2012年到2022年9月底,中國電影總票房累計高達4327.6億元,而國產電影票房占市場份額比重整體穩(wěn)步增加,2015年至今,每年票房第一的桂冠都由國產電影摘得。
近年來中國主旋律電影取得了最為耀眼的進步。2013年,《智取威虎山》上映后成為當年賀歲檔票房冠軍,開創(chuàng)了主旋律電影創(chuàng)新表達之路;之后的幾年時間,《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大片不斷涌現;2019年,中國驕傲三部曲《烈火英雄》《中國機長》在銀幕上再度點燃了主流大片的觀影熱情,《攀登者》填補了中國電影登山題材的空白。
可以說,主旋律電影不斷發(fā)力,勇于打破固有模式,嘗試著與藝術規(guī)律和市場進行更為親密的接洽,成功進階到了“新主流電影”的發(fā)展階段。
。ㄕ幾浴蹲哌^十年路,主旋律電影進階為“新主流大片”》,《北京青年報》2022年10月20日)
材料二
對視聽藝術文本進行簡單劃分,一類可歸入與現實關聯不強的純虛構作品,另一類是基于歷史或現實創(chuàng)作的作品。如果說年輕觀眾對第一類作品的喜歡,主要源于對獵奇心理、虛幻想象的滿足,那么第二類作品要想俘獲年輕觀眾,創(chuàng)作的關鍵則在于與時代建立強鏈接,拓展作品與青年群體的對話空間。
如果說類型雜糅、符號創(chuàng)新是作品外在之新,那么近來主流影視青春書寫的內在之新則落腳在不斷回應和思考“青年與時代”的重要命題上,彰顯了作品積極的價值理念與精神力量。
《白毛女》《英雄兒女》等之所以堪稱紅色經典,正在于它們對信仰、理想、個體與集體關系問題的回答永不過時。雖然現在時代不同了,但對奉獻犧牲、艱苦奮斗的謳歌仍是影視創(chuàng)作一以貫之的永恒主題。比如電視劇《大山的女兒》以時代楷模黃文秀為人物原型,以真實的駐村日記為素材,唱響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無論是抒寫普通家庭悲歡離合的《平凡的世界》《人世間》,還是反映改革先行者求索的《大江大河》都可以看到青年人個體成長無不與時代變革、國家命運相連。他們的創(chuàng)新膽識、創(chuàng)業(yè)精神為當代青年提供了人生坐標。
。ㄕ幾浴吨髁饔耙晞(chuàng)作“青春煥發(fā)”》,《光明日報》2022年9月14日)
材料三
新主流電影的號召力,直觀體現在票房上。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春節(jié)長假7天,全國電影票房達到60億元。其中,《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狙擊手》等3部新主流電影貢獻了超過一半的電影票房。
新主流電影的號召力,也體現在口碑上。今年春節(jié)檔電影,不僅有《水門橋》這樣通過具體戰(zhàn)事再現長津湖戰(zhàn)役大背景的,也有《狙擊手》這樣以遭遇戰(zhàn)小切口表現抗美援朝戰(zhàn)爭大主題的,還有《笨小孩》這樣講述普通人奮斗故事的。不僅如此,很多觀眾還自發(fā)撰寫推薦影評。這充分說明,只要質量好,就能有口皆碑,就能讓新主流電影不斷擴大影響力。
更為重要的是,新主流電影正在不斷獲得價值認同,產生凝聚人心的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更好構筑中國精神,文藝工作者責任在肩、大有可為。當前,我國是全球銀幕數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新主流電影仍需在競爭中求壯大,在創(chuàng)新中謀發(fā)展。
。ㄕ幾浴缎轮髁麟娪罢蔑@主流號召力》,《人民日報》2022年2月16日)
(1)下列選項關于主流影視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______
A.我國主流電影大片不斷涌現,《湄公河行動》《烈火英雄》等作品點燃了觀影熱情,《智取威虎山》《攀登者》具有較強開創(chuàng)意義。
B.《白毛女》《英雄兒女》《大山的女兒》等經典作品,共同謳歌奉獻犧牲的`精神,是對“青年與時代”這一重要命題的回應和思考。
C.從《平凡的世界》《人世間》《大江大河》等影視作品中,可以看到個體成長與時代、國家的關系,并為當代青年提供人生坐標。
D.《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狙擊手》成為熱門,獲得高票房說明電影不論主題的大小,要有口碑,關鍵在于質量好。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______
A.近十年,中國主旋律電影在質量、成就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成功進階到了“新主流電影”的發(fā)展階段。
B.視聽藝術文本可以簡單分為純虛構和純現實的作品,性質不同,兩者在滿足觀眾需求的側重點上也不同。
C.當前新主流電影能夠彰顯主流號召力,體現在快速增長的票房、良好的口碑和不斷獲得價值認同等方面。
D.我國在全球銀幕最多、電影市場最大,借新主流電影講好“中國故事”,能更好地傳播中國精神與價值。
。3)假設你是一位導演,需要創(chuàng)作一部青春主題的電影,你會考慮哪些因素?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
參考答案
(1)B.“共同謳歌奉獻犧牲的精神,是對‘青年與時代’這一重要命題的回應和思考”錯,根據材料二“近來主流影視青春書寫的內在之新則落腳在不斷回應和思考‘青年與時代’的重要命題”,“對‘青年與時代’這一重要命題的回應和思考”是近年來主流電影的創(chuàng)新之處,不包含《白毛女》《英雄兒女》等電影,并且材料二強調的是《白毛女》等“對信仰、理想、個體與集體關系問題的回答”,沒有體現它對“奉獻犧牲的精神”的謳歌。
故選B。
(2)B.“純現實的作品”錯,曲解文意,材料二中的表述是“另一類是基于歷史或現實創(chuàng)作的作品”,這類作品并不能說就是“純現實”的作品。
故選B。
。3)根據材料一“主旋律電影不斷發(fā)力,勇于打破固有模式,嘗試著與藝術規(guī)律和市場進行更為親密的接洽,成功進階到了‘新主流電影’的發(fā)展階段”可知,形式上,要敢于創(chuàng)新,打破固有模式,與藝術規(guī)律和市場相結合。
根據材料二“想俘獲年輕觀眾,創(chuàng)作的關鍵則在于與時代建立強鏈接,拓展作品與青年群體的對話空間”,“近來主流影視青春書寫的內在之新則落腳在不斷回應和思考‘青年與時代’的重要命題上,彰顯了作品積極的價值理念與精神力量”可知,主題上,要與時代建立強鏈接,注重與時代的關聯,回應、思考“青年與時代”的命題。
根據材料三“新主流電影的號召力,也體現在口碑上”“不僅如此,很多觀眾還自發(fā)撰寫推薦影評。這充分說明,只要質量好,就能有口皆碑,就能讓新主流電影不斷擴大影響力”“更為重要的是,新主流電影正在不斷獲得價值認同,產生凝聚人心的力量”等信息可知,觀眾的需求上,要考慮在創(chuàng)作中與觀眾的“對話”,拓展作品與青年觀眾的對話空間,注重作品質量,提升電影口碑。
【《中國主旋律影片》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中國閱讀答案08-15
《中國瓷器》閱讀答案09-15
《中國的茶》閱讀答案07-12
《中國的脊梁》 閱讀答案09-10
《中國的茶》的閱讀答案11-11
《中國的土地》 閱讀答案09-29
《中國的龍》閱讀答案「精選」07-15
《中國的土地》閱讀答案06-29
《中國的月亮》閱讀答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