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管理制度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是指一定的規(guī)格或法令禮俗。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1
一、目的:
為保證校園內師生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規(guī)范校園安全行為,規(guī)避和減少校園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提高校園安全防范和處理能力,制定此校園安全管理制度。
二、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部所有校園內部人員,包括師生和非教育工人員,以及外來人員的行為管理。
三、制度制定程序:
1. 形成草案:安全管理部門成員根據法律法規(guī)和公司內部政策,結合校園實際,完成校園安全管理制度的初步草案。
2. 審核改進:校園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審查小組,對初步草案進行審核,提供意見并給予改進。
3. 內部試行:將審核后的校園安全管理制度以通知形式發(fā)布給校園內部人員,試行一段時間進行內部反饋,調整完善。
4. 最終發(fā)布:制定經過完善,公司領導審批后正式發(fā)布,并在公司網站上公布。
四、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公司內部政策規(guī)定: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管理法》
4.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5. 學院安全管理制度
五、各項制度的名稱、范圍、目的、內容、責任主體、執(zhí)行程序、責任追究:
1. 校園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范圍:學生、教職員工等所有人員的交通安全。
目的:規(guī)范校園內部交通,保障學生、教職員工交通安全。
內容:
。1)規(guī)定校園內部交通規(guī)則。
。2)設立專人、專車負責校園內部交通。
責任主體:安全管理部門、交通管理部門。 執(zhí)行程序:
。1)制定校園內部交通規(guī)則。
。2)安排專人、專車進行校園內部交通管理。
責任追究:違規(guī)產生交通事故者承擔相應責任。
2. 校園安全巡查制度
范圍:校園內各類設施和區(qū)域的`安全巡檢。
目的:保障校園內師生人身和財產安全。
內容:
(1)安排專人進行校園巡查,發(fā)現隱患及時處理。
。2)建立隱患檢查制度,對校園內各類設施和區(qū)域進行定期檢查。
責任主體:安全管理部門、巡查人員。 執(zhí)行程序:
。1)制定安全巡查計劃。
。2)安排專人定期進行校園內部巡查。
責任追究:巡查疏漏導致安全事故的,巡查人員承擔相應責任。
3. 校園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制度
范圍:校園內發(fā)生的各類突發(fā)事件。
目的:快速、高效地應對校園內突發(fā)事件。
內容:
(1)建立突發(fā)事件緊急反應機制。
(2)制定應急預案。
(3)組織演練。
責任主體:安全管理部門、突發(fā)事件處置小組。 執(zhí)行程序:
(1)制定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
。2)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責任追究:未及時有效處理校園內突發(fā)事件者,承擔相應責任。
以上是校園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旨在為公司管理人員提供一個完整順暢的校園安全保障體系,協(xié)助公司有效提升校園內安全管理水平。在執(zhí)行過程中,各項制度應嚴格執(zhí)行,相關責任主體應按規(guī)定履行職責,確保校園內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2
為保證我校正常教學秩序,保護學生健康成長,杜絕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遵循"注意防范,自救互救,確保平安"的原則,根據我校的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要求全校認真貫徹執(zhí)行。
一、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安全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1、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制定學校各類人員安全責任制和各方面的安全措施,學校師生應樹立安全第一、安全無小事的思想。
2、學校每學期采用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每班每月應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發(fā)現問題應及時并進行安全教育。各班要對學生進行緊急情況處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識教育、緊急電話(如110、119、122、120等)使用常識的教育。
3、學校每學期都要與全校各科室各班級簽訂安全防火責任書。各科室各班級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工作原則,分別制定本科室本班級的防火制度,每月自查一次,發(fā)現隱患及時整改,無力整改的立即報告主管領導,最大限度地防止火災事故的發(fā)生。每個辦公室只設一個電插座,堅決不使用電爐子、電暖風、電座墊;在教室不使用電水壺、熱水器。對師生員工開展經常性的安全防火教育。
4、建立事故報告制度。學生出現傷害事故要做到"三個第一",即:第一時間把學生送往醫(yī)院、第一時間向學校領導匯報、第一時間通知學生家長;重大事故的上報要形成書面報告,由學校出面向教育局及相關部門匯報。
5、實行領導值日,教師值日制度,填寫值日登記表。
6、不經學校同意,各部門各班不得組織學生上街宣傳或參加慶典活動以及參加其他活動。
7、建立安全工作檢查制度,每學期初、學期末,學校領導都要會同電工全面檢查電源線路一次,發(fā)現老化、打火、脫位等情況及時更換或整改;平時也要注意觀察,發(fā)現異常,立即處理。
學校領導要經常檢查校內各種體育、課外活動、消防、基建等設施情況,對有不安全因素的設施要立即予以拆除。
二、學生外出活動的安全管理
1、組織學生外出活動(含社會實踐、社會調查、春游、秋游、參加公益勞動、義務勞動、參觀訪問等)要實行申報制度,制定安全措施,活動方案必須經校領導審閱簽字同意方可實施。組織到外地或較遠活動的需經區(qū)教育局審批。
2、活動時班主任是各班的具體責任人,副班主任附連帶責任。
3、活動的路線地點,事前應進行實地勘查,不得組織學生到危險的地方開展活動。
4、活動來往的交通工具必須向有營運資格證的專業(yè)運輸部門租用。
5、每次活動都要有安全、保衛(wèi)、意外事故的應急預案。特別是野炊、爬山、野餐時要注意防火、防食物中毒。
6、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進行游泳安全教育,以提高學生的游泳安全防范意識,讓學生掌握游泳自護、自救、互救安全防范的知識和本領,嚴格學生參加游泳活動的審批程序和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學生游泳活動的安全責任,確保學生游泳安全。不準學生私自到河邊游泳。
三、學科教學學生安全管理
1、各科教師在教學活動時要嚴格按照學科教學要求保證學生的安全。
2、上課期間,教師不得要求學生中途離開教室回家。
3、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應按安全規(guī)定嚴格要求,實驗室應按要求配備消防器材,對帶腐蝕性、有毒、易燃、易爆的物品要登記造冊,按規(guī)定存放,責任落實到人,一旦發(fā)生失竊,應及時報告,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4、各科教師應重視學生課間休息活動的安全教育,行政值日教師應加強課間巡視,及時發(fā)現和處理危及學生安全的因素,杜絕意外事故發(fā)生。
四、后勤工作的安全管理
1、努力搞好后勤工作,樹立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的思想,為教學工作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保證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
2、后勤人員應做好學校的安全保障工作,要經常性地對學校的校舍、圍欄、固定設施、水電、電桿、樹木等進行檢查并作記錄,保證樓道的照明,發(fā)現問題要及時報告學校主管領導,采取措施,及時修繕和處理。
3、每學期采購或為教學提供的設備、儀器物資要有規(guī)定和安全系數,如因質量問題造成事故,要追究采購人員的責任。
4、日常保證全校師生使用飲水機,飲用礦泉水,避免水污染的侵害。以此全力避免疾病的侵入和漫延,確保師生的健康與安全。
五、集會、做操的安全管理
1、學校集會、做操應由學校體育教師專人負責統(tǒng)一指揮,保證集會、作操的紀律。
2、學校集會、做操應以班為單位排隊進場,上下樓時不要擁擠,不催促學生快跑,進出會場要有序,嚴防擠壓事故的發(fā)生。
3、學校集會、做操應以班為單位,指定安排座位或站隊,由班主任負責,防止學生亂竄,避免意外事故發(fā)生。
六、不可預見災害的`安全管理
1、在遭遇不可預見的臺風、火災、地震等災害時,應組織學生緊急疏散和撤離現場,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
2、加強對學生進行防災、抗災的教育,教給學生遇災后的自救互救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生存能力。
3、遭遇不可預見災害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請求有關部門和社會的援助,全力保護學生的安全。
4、不得組織學生參加救火、救災等。
七、加強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安全治理工作
1、重視學校周邊環(huán)境的安全治理工作,主動聯(lián)系轄區(qū)的派出所、社區(qū)抓好治理工作。
2、行政值日教師除做好校內的巡視工作,還要注意對校園附近環(huán)境的巡查,發(fā)現社會流氓、惡少對學生騷擾,要及時報告"110"或附近派出所,保護學生的安全。
3、每天放學,小學一、二年級由教師護送過主要的路口,然后讓學生結對返家。
4、教育學生敢于與壞人作斗爭,并教給方式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自護能力。
八、防病、防疫、防中毒的安全管理
1、認真貫徹《食品衛(wèi)生法》、《傳染病防治法》和《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
2、發(fā)動師生,開展"衛(wèi)生防病月"活動,認真搞好學校境衛(wèi)生、教室衛(wèi)生、及個人衛(wèi)生。根除傳染病病源。堅持"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的衛(wèi)生制度。
3、采取多種形式,加強衛(wèi)生防疫、防中毒宣傳教育,全校師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4、加強管理,特別對學校師生的用水、飲用水一定要符合標準。
九、加強封閉式管理
充分發(fā)揮門衛(wèi)和保衛(wèi)人員的功能,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沒有特殊情況,嚴禁離校。強化全方位全天候封閉式管理,杜絕學生與社會閑散人員的接觸,以避免意外矛盾和事故的發(fā)生。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3
一、編寫規(guī)章制度的目的和范圍
1. 目的:
。1)保障校園內學生、員工等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2)維護校園內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
(3)建立健全的校園安全管理體系,提高校園安全意識,降低校園安全事故發(fā)生率;
。4)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確保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2. 范圍:
本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校園內所有人員,包括學生、教職工、訪客等。
二、制度制定程序
。1)確定制定規(guī)章制度的目的、范圍等相關問題;
(2)成立安全管理工作組,負責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和實施;
(3)收集相關法律法規(guī)、公司內部政策規(guī)定等信息,制定具體內容;
。4)將規(guī)章制度提交公司領導審批;
。5)對規(guī)章制度進行公示和宣傳;
。6)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和更新規(guī)章制度。
三、各項制度的名稱、范圍、目的、內容、責任主體、執(zhí)行程序、責任追究等方面的內容
1.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
。1)范圍:本制度適用于校園內所有人員。
。2)目的:確保校園內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維護校園內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
。3)內容:
、偌訌娦@安全防范措施,規(guī)范校園內人員行為;
②建立校園安全信息管理系統(tǒng),及時掌握校園安全狀況;
③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校園安全意識;
、軐`反校園安全管理規(guī)定的人員進行懲處。
。4)責任主體: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組。
。5)執(zhí)行程序:
、僖(guī)定校園內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應急處理措施;
、诮⑿@安全信息管理系統(tǒng),并及時更新;
、奂哟笮麄鹘逃Χ,提高校園安全意識;
、軐`反校園安全管理規(guī)定的.人員進行處罰,同時對校園內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排查整改。
。6)責任追究:對違反校園安全管理規(guī)定的人員,嚴格按照公司內部規(guī)定懲處。
2. 《校園飲食安全管理制度》
。1)范圍:本制度適用于校園內所有餐飲服務場所。
。2)目的:保障校園內學生食品安全和健康。
。3)內容:
①餐廳環(huán)境要求:環(huán)境整潔、干凈衛(wèi)生、通風良好;
、谑称凡少徱螅簢栏窨刂剖称穪碓,遵守國家食品安全法規(guī);
、凼称芳庸ひ螅罕3质称芳庸さ男l(wèi)生環(huán)境,遵守加工規(guī)范;
、苁称穬Υ婧捅9芤螅罕苊馐称肥艿轿廴,保持食品新鮮;
、菔称饭⿷螅簢栏癜芽厥称饭⿷馁|量和安全。
。4)責任主體:餐飲服務場所負責人。
(5)執(zhí)行程序:
、俅_保飯菜食品的健康與安全,隨時進行檢查監(jiān)管;
、趯τ谠谑称钒踩矫婀ぷ鞑坏轿、管理嚴重不規(guī)范等行為,要及時糾正并追究責任;
、墼诓惋嫹⻊者^程中,要嚴格執(zhí)行要求,保證食品安全。
。6)責任追究:對違反校園飲食安全管理規(guī)定的人員,嚴格按照公司內部規(guī)定懲處。
以上是部分內容,具體的校園安全管理制度還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4
學校校園網是為教學及學校管理而建立的計算機信息網絡,目的在于利用先進實用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實現校園內計算機互聯(lián)、資源共享,并為師生提供豐富的網上資源。為了保護校園網絡系統(tǒng)的安全、促進學校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和發(fā)展,保證校園網絡的正常運行和網絡用戶的使用權益,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特制定如下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1、本管理制度所稱的校園網絡系統(tǒng),是指由校園網絡設備、配套的網絡線纜設施、網絡服務器、工作站所構成的,為校園網絡應用而服務的硬件、軟件的集成系統(tǒng)。
2、校園網絡的安全管理,應當保障計算機網絡設備和配套設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和運行環(huán)境的安全,保障網絡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保障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
3、教技領導小組下的網絡管理組負責相應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工作,定期對相應的網絡用戶進行有關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教育并對上網信息進行審查和監(jiān)控。
4、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管理組同意,不得擅自安裝、拆卸或改變網絡設備。
5、所有上網用戶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嚴格執(zhí)行安全保密制度,并對所提供的信息負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聯(lián)網計算機從事危害校園網及本地局域網服務器、工作站的活動。
6、進入校園網的全體學生、教職員工必須接受并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及學校依法進行的監(jiān)督檢查,必須接受學校網絡管理組進行的網絡系統(tǒng)及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檢查。
7、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有義務向網絡管理組和有關部門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信息。
第二章網絡安全管理
1、校園網由學校網絡管理小組統(tǒng)一管理及維護。連入校園網的各部門、教室和個人使用者必須嚴格使用由網絡中心分配的ip地址。網絡管理員對入網計算機和使用者進行登記,由網絡中心負責對其進行監(jiān)督和檢查。任何人不得更改ip及網絡設置,不得盜用ip地址及用戶帳號。
2、與校園網相連的`計算機用戶建設應當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和規(guī)定,校園內從事施工、建設,不得危害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安全。
3、網絡管理員負責全校網絡及信息的安全工作,建立網絡事故報告制度并定期匯報,及時解決突發(fā)事件和問題。校園網各服務器發(fā)生案件、以及遭到黑客攻擊后,網絡管理組必須及時備案并向公安機關報告。
4、對所有聯(lián)網計算機要及時、準確登記備案。校園網絡不準對社會開放。
5、校園網中對外發(fā)布信息的web服務器中的內容必須經領導審核,由負責人簽署意見后再由信息員發(fā)布。新聞公布、公文發(fā)布權限要經過校領導的批準。
6、校園網各類服務器中開設的帳戶和口令為個人用戶所擁有,網絡管理組對用戶口令保密,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這些信息。校園網及子網的系統(tǒng)軟件、應用軟件及信息數據要實施保密措施。
7、加強對師生用戶上網安全教育指導和監(jiān)督:
。1)校園網內必須安裝網絡版監(jiān)控和防范不良信息的過濾軟件系統(tǒng),監(jiān)控日志至少保存半年。
。2)加強對學生開放互聯(lián)網以及全校教職工上網的監(jiān)管。
。3)專用的財務工作電腦和重要管理數據的電腦最好不要接入網絡工作。
8、網絡管理小組統(tǒng)一在每臺計算機上安裝防病毒軟件,各部門、教研組、辦公室要切實做好防病毒措施,隨時注意殺毒軟件是否開啟,及時在線升級殺毒軟件,及時向網絡管理組報告陌生、可疑郵件和計算機非正常運行等情況。
9、禁止私自安裝、卸載程序,在校園網上,禁止使用盜版軟件,不允許玩電子游戲,不允許無關人員使用,也不允許進行與工作無關的操作,禁止任意修改和刪除計算機的系統(tǒng)文件和系統(tǒng)設置。
10、嚴禁在校園網內使用來歷不明、引發(fā)病毒傳染的軟件或文件;對于外來光盤、優(yōu)盤、軟盤上的文件應使用合格的殺毒軟件進行檢查、消毒。
11、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校園網及其連網計算機上錄閱傳送有政治問題和淫穢色情內容的信息。
12、未經校園網絡管理小組的同意,不得將有關服務器、工作站上的系統(tǒng)軟件、應用軟件轉錄、傳遞到校外。
13、需在校內交流和存檔的數據,按規(guī)定地址存放,不得存放在硬盤的c盤區(qū),私人文件不得保存在工作電腦中,由此造成的文件丟失損壞等后果自負。
14、保護校園網的設備和線路,不準擅自改動計算機的連接線,不準打開計算機主機的機箱,不準擅自移動計算機、線路設備及附屬設備,不準擅自把計算機設備外借。
15、各教室、教研組和各部門必須加強對計算機的管理,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管理員應經常測試計算機設備的性能,發(fā)現故障及時通知網絡中心處理。
16、各部門和各教室、教研組應認真做好本單位計算機的養(yǎng)護和清潔衛(wèi)生工作。
第三章網絡用戶安全守則
1、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必須對所提供的信息負責。嚴禁制造和輸入計算機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數據,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不得利用計算機聯(lián)網從事危害家安全、泄露秘密等犯罪活動,不得制作、查閱、復制和傳播有礙社會治安和有傷風化的信息。
2、除校園網負責人員外,其他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試圖登陸進入校園網服務器或計算機等設備進行修改、設置、刪除等操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盜竊、破壞網絡設施,這些行為被視為對校園網安全運行的破壞行為。
3、用戶要嚴格遵守校園網絡管理規(guī)定和網絡用戶行為規(guī)范,不隨意把戶頭借給他人使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經常更換口令,保護好戶頭和ip地址。嚴禁用各種手段破解他人口令、盜用戶頭和ip地址。
4、網絡用戶不得利用各種網絡設備或軟件技術從事用戶帳戶及口令的偵聽、盜用活動,該活動被認為是對網絡用戶權益的侵犯。
5、使用校園網的全體師生有義務向網絡中心報告違法行為和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
第四章處罰辦法
違反本制度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者,學校可提出警告、停止其上網,情節(jié)嚴重者給予行政處分,或提交司法部門處理。
1、查閱、復制或傳播下列信息者:
。1)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2)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實施;
。3)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故意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
(4)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5)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暴力、兇殺、恐怖等。
2、破壞、盜用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和進行危害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活動。
3、盜用他人帳號或私自轉借、轉讓用戶帳號造成危害者;
4、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者。
5、上網信息審查不嚴,造成嚴重后果者。
6、使用任何工具破壞網絡正常運行或竊取他人信息者。
7、有盜用ip地址、盜用帳號和口令、破解用戶口令等危及網絡安全運行與管理的惡劣行徑者。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5
1、學校教職員工應自覺維護校園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道路暢通。
2、車輛、行人必須各行其道,車輛和行人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3、機動車在校園內慢速行駛,時速不準超過十公里,與前車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機動車駕駛員必須遵守校園的交通標志,校內不準超車。飲酒后不準駕駛車輛。
4、因參加校內舉辦的各種活動,需要進入校園的機動車輛,須經校辦批準,并到門衛(wèi)處備案。按指定的時間、時速行駛,停放在指定的場地。
5、自行車、電瓶車的'駕駛員必須遵守下列規(guī)定:
(1)轉彎前須減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準突然猛拐;
。2)超越前車時,不準妨礙被超車的行駛;
。3)不準二人以上共乘自行車、電瓶車,不準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競駛;
。4)不準將車輛停放在樓內或辦公室內。要依次、整齊地擺放在停車場內。不準在車行道、人行道和其它妨礙交通的地點任意停放;
6、學生放假乘車的車輛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確保機動車的證件、號牌齊全、車況和機件良好。
7、學生乘車時在值周老師的管理下,有秩序的排隊上車。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6
一、目的
為了保障校園內師生的安全,維護學校治安秩序,規(guī)范學校內各類行為,加強安全責任意識,制定本制度。
二、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校所有師生及工作人員,以及進入校園的訪客。
三、制度制定程序
1.確定制度制定小組,由安保部門負責人主持。
2.制定初稿,征求所有相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
3.修改、完善制度。
4.報請學校領導審批。
5.全面宣傳執(zhí)行。
四、制度內容
1.校園安全責任
。1)學校負責全面加強校園安全工作,保障師生人身財產安全。
。2)各部門、教師、學生應切實履行校園安全責任,彼此配合合作;
發(fā)現安全問題及時上報負責人。
2.學生管理
。1)學生應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不得打架斗毆,不得攜帶危險物品進入校內。
(2)寢室管理員應嚴格管理宿舍,防止違反校規(guī)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
(3)學生應保持課堂紀律和生活秩序,不得擾亂公共秩序。
3.教師管理
。1)教師應當保護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不得從事侵犯學生人身權利的'活動。
。2)教師應發(fā)現問題及時上報,對于違規(guī)情況,應當及時處置。
4.安保措施
(1)校園入口應設置門禁、監(jiān)控等設施,確保進出人員在許可范圍內。
(2)保衛(wèi)人員應加強巡邏,隨時處理發(fā)現的安全問題。
五、責任主體
。1)學校領導負責學校安全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和落實。
。2)安保部門負責人負責學校安保措施的實施和監(jiān)督。
(3)各部門應負責自己管轄內的安全問題,并向安保部門匯報。
。4)宿舍管理員應對寢室內的安全問題負責。
六、執(zhí)行程序
(1)實行屬地管理,各部門應做好本部門內的安全管理規(guī)范,并嚴格監(jiān)管。
。2)安保部門要定期監(jiān)督各部門、教師、學生的工作情況,做好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與調查。
七、責任追究
對于違反校規(guī)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影響校園安全的行為,根據情況嚴格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進行相應懲處。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7
總則
一、為了保護校園網的安全、促進我院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和發(fā)展、保證校園網的正常運行和網絡用戶的使用權益,根據有關網絡安全的法律和規(guī)定,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本管理制度所稱的校園網系統(tǒng),是指由學院出資購買、由網絡信息中心負責維護和管理的校園網絡主、輔節(jié)點設備、配套的網絡線纜設施及網絡服務器、工作站所構成的、為校園網絡應用及服務的硬件、軟件的集成系統(tǒng)。
三、校園網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和系統(tǒng)設備管理維護工作由網絡信息中心負責,網絡信息中心可以委托相關單位指定人員代為管理子節(jié)點設備。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同意、不得擅自安裝、拆卸或改變網絡設備。
四、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聯(lián)網計算機從事危害校園網及本地局域網服務器、工作站的活動,不得危害或侵入未授權的(包括其它互聯(lián)網在內的)服務器、工作站。
網絡安全
一、校園網主要設備和系統(tǒng)由網絡信息中心負責維護管理,分散在各部門的網絡設備由各部門網絡管理員(兼職)協(xié)同網絡信息中心管理。
二、需增加接入或變更接入我校校園網的任何服務器或工作站需向網絡信息中心提出申請,領取網線并按網絡信息中心指定的網絡地址連接入網。
三、各用戶局域網IP地址,未經網絡信息中心同意不得擅自變更。
四、校園網各類服務器開設的'帳號和口令為個人用戶所擁有,網絡信息中心對用戶口令保密,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這些信息。
五、網絡用戶不得利用各種網絡設備或軟件技術從事用戶帳號及口令的偵聽、盜用活動。
六、校園內從事施工、建設,不得危害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安全,確需移動線纜者,應先征得網絡信息中心同意。施工后要及時恢復。
七、除網絡信息中心,其他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試圖登陸進入校園網主、輔節(jié)點、服務器等設備進行修改、設置、刪除等操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盜竊、破壞網絡設施。
八、校園網主、輔節(jié)點設備及服務器等發(fā)生案件、以及遭到黑客攻擊后,網絡信息中心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向校保衛(wèi)部門及公安機關報告。
九、嚴禁在校園網上使用來歷不明、引發(fā)病毒傳染的軟件;對于來歷不明的可能引起計算機病毒的軟件應使用殺毒軟件檢查、殺毒。
十、校園網中對外發(fā)布信息的WWW服務器中的內容必須經各單位領導審核,學院主頁上公共信息及新聞由學院黨辦及院辦負責收集、整理、審核和制作上傳。
十一、如發(fā)現有以下行為的,將保留有關原始記錄,在二十四小時內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告:
。ㄒ唬┥縿涌咕、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guī)實施。
。ǘ┥縿宇嵏矅艺䴔,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ㄈ┥縿臃至褔、破壞國家統(tǒng)一。
。ㄋ模┥縿用褡宄鸷、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
。ㄎ澹┠笤旎蛘咄崆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
(六)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教唆犯罪。
。ㄆ撸┕晃耆杷嘶蛘吣笤焓聦嵳u謗他人。
(八)損害國家機關信譽。
。ň牛┢渌`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guī)。
。ㄊ┯袚p學院聲譽的信息。
十二、對所有聯(lián)網計算機及上網人員要及時、準確登記備案。多人共用計算機上網的各級行政單位、教學業(yè)務單位上網計算機的使用要嚴格管理,部門負責人為網絡安全負責人。學院公共機房不準對社會開放,上網人員必須出示學生證、教師證,機房工作人員記錄上網人員身份和上下網時間、機號。公共機房使用網絡的記錄要保留一年。
十三、網絡信息中心必須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和技術規(guī)范,監(jiān)控、封堵、清除網上有害信息。為了有效地防范網上非法活動,校園網要統(tǒng)一出口管理、統(tǒng)一用戶管理,進出校園網訪問信息的所有用戶必須使用網絡信息中心設立的代理服務器、Email服務器等。未經網絡信息中心同意及校領導批準,各單位一律不得開設代理服務器、Email服務器。
十四、因擴展信息點而在有關部門安裝的網絡設備,如交換機、集線器、服務器光纖轉換器等,應由安裝點所在部門指定兼職管理人員,協(xié)助網絡信息中心對該設備進行監(jiān)控和管理,發(fā)現問題及時通報網絡信息中心解決。
十五、所有用戶有義務向學院有關部門報告違法犯罪行為和有害信息。
十六、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8
1)學校內供電系統(tǒng)由工程部控制、檢查并維修。
2)電器設備、電源和照明燈具等,要由正式電工安裝和管理,嚴禁非合格電工人員操作。
3)工程部必須有上崗證方可上崗,上崗操作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
4)任何部門不得私自亂接電源線盒使用私人電器。
5)外來施工單位給人需要用電時,必須經過工程部允許并由工程部專業(yè)人員接電、拉線,嚴禁擅自拉線、接電現象,所有電源必須采用橡膠電纜。
6)嚴禁超負荷用電。
7)必須接臨時電源時,應在臨時電源附近配置適當的滅火器材,并熟悉使用方法。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9
一、校園網的安全運行和所有網絡設備的管理維護工作由學校網絡管理中心負責。
二、網絡管理中心機房要裝置調溫、調濕、穩(wěn)壓、接地、防雷、防火、防盜等設備,保證網絡設備的安全運行,要建立完整、規(guī)范的校園網設備運行情況檔案及網絡設備帳目,認真做好各項資料(軟件)的記錄、分類和妥善保存工作。
三、除網絡管理中心外,其他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試圖登陸校園網后臺管理端,不得對服務器等設備進行修改、設置、刪除等操作。
四、校園網對外發(fā)布信息的WEB服務器中的.內容,必須經發(fā)布信息的學校部門負責人審核并簽署意見后,交校辦公室審核備案,由網絡管理中心從技術上開通其對外的信息服務。
五、網絡使用者不得利用各種網絡設備或軟件技術從事用戶賬戶及口令的偵聽、盜用活動,該活動被認為是對校園網網絡用戶權益的侵犯。
六、為防范黑客攻擊,校園網出口處應設置硬件防火墻。若遭到黑客攻擊,網絡管理中心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向當地縣以上公安機關報告。
七、嚴禁在校園網上使用來歷不明及可能引發(fā)計算機病毒的軟件。外來軟件應使用經公安部門頒發(fā)了《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專用產品銷售許可證》的殺毒軟件檢查、殺毒。
八、不得在校園網及其聯(lián)網計算機上傳送危害國家安全的信息(包括多媒體信息)、錄閱傳送淫穢、色情資料。
九、校園網的系統(tǒng)軟件、應用軟件及信息數據要實施保密措施。信息資源分不同的保密等級對學校各部門開放。
十、對校園網站內各交互欄目實現管理員24小時巡查制度,雙休日、節(jié)假日,要有專人檢查網絡運行情況。
十一、學校網絡管理中心必須遵守國家公安部及省公安廳關于網絡管理的各項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技術規(guī)范。合理對系統(tǒng)進行安全配置,落實各項網絡安全技術防護措施,完善系統(tǒng)定期維護更新措施,落實垃圾郵件、有害信息過濾、封堵技術措施,嚴格防范病毒、木馬、黑客等網絡攻擊。
十二、服務器系統(tǒng)及各類網絡服務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日志、網絡運行日志、用戶使用日志等均應嚴格按照保留60天的要求設置,郵件服務器系統(tǒng)嚴禁使用匿名轉發(fā)功能。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10
一、目的
本制度的制定旨在確保企業(yè)內部的校園安全管理,保障企業(yè)職工和學生在校園內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提高企業(yè)管理效率。
二、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企業(yè)內部所有校園場所,包括教學樓、學生公寓、食堂、體育場館等。
三、制度制定程序
1.由企業(yè)管理人員確定制度編寫的目的和范圍;
2.收集、整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公司內部政策規(guī)定;
3.制定各項制度的名稱、范圍、目的、內容、責任主體、執(zhí)行程序、責任追究等方面的內容;
4.經企業(yè)領導審批后,制度正式生效。
四、制度內容
1.校園安全管理的責任主體
企業(yè)高層管理人員應當對校園安全管理負總責。各部門、員工和學生應當積極參與到校園安全管理中,共同維護校園的安全。
2.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企業(yè)應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對員工和學生開展安全培訓,以提高安全預防意識,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企業(yè)應當建立安全教育檔案,記錄安全培訓內容和參加人員。企業(yè)應當根據職工工作性質和學生特點,制定不同的安全教育計劃和措施。
3.校園安全巡查制度
企業(yè)應當建立校園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對校園內部各場所進行巡查,及時發(fā)現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確保校園安全。巡查人員應當認真記錄巡查情況,并及時上報管理人員。
4.校園安全防范制度
企業(yè)應當建立校園安全防范制度,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技術手段,確保校園內部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各部門、員工和學生應當共同協(xié)作,積極開展校園安全防范工作。
5.校園緊急情況處理制度
企業(yè)應當建立校園緊急情況處理制度,對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件提前進行規(guī)劃,確保能夠及時有效的響應和處理突發(fā)情況,保障職工和學生的生命安全。
6.責任追究
對于違反本制度規(guī)定的部門、員工和學生,應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公司規(guī)定給予相應的處罰。對于因違反本制度規(guī)定,導致的安全事故,責任主體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五、相關法律法規(guī)
本制度的制定和執(zhí)行都應符合《勞動合同法》、《勞動法》、《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行政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
六、總則
本制度的實施,應當嚴格按照制度規(guī)定,積極營造安全、穩(wěn)定的校園氛圍,提高員工和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確保企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11
一、職責管理:
1、學校安全工作應堅持教育先行、預防為主、多方配合、責任到人的原則,實行誰主管誰負全責的管理制度。負責本校園安全工作的指導、管理、監(jiān)督和檢查,并對發(fā)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及時予以協(xié)調、解決。
二、安全教育
2、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防范意識培養(yǎng)、安全知識教育和安全技能訓練,重視加強緊急情況下撤離、疏散、逃生等安全防護教育,增強師生自救、自護和互救的能力。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確定安全教育目標,形成教育遞進層次。與家庭密切配合,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礙疏導工作,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壓力,防止和減少學生因心理疾病而發(fā)生的他傷、自傷、自殘事故。把安全工作作為家長會的重要內容,增強安全教育效果。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嚴禁體罰學生或變相體罰學生。加強校園安全文化建設,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教育陣地和設施,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三、安全責任制和檢查
3、建立安全工作責任制度。層層建立安全責任制度,切實做到層層有目標、人人有責任、事事有人管。
4、建立完善安全工作安全常規(guī)管理制度。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出安全要求,并對校內安全防范重點環(huán)節(jié)和重點區(qū)域加強管理,預防和消除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5、建立學校安全工作周檢查制度。在每學期開學前,對校舍、消防設施、各種儀器設備安全狀況及衛(wèi)生保健品、化學藥品、安全警示語等進行全面檢查,特別在雨季前應加強重點防范,杜絕事故發(fā)生。定期、不定期對安全工作進行督查,對存在的問題應限期整改。每學年的工作總結應有安全工作的內容。重點安全專項檢查應形成書面總結報告,上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
6、建立學校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將學校安全工作列入教師管理、評估的重要內容。建立有關工作制度,定期進行查驗或完善,做好工作記錄或檢查記錄。實行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凡發(fā)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校園一律取消當年評優(yōu)資格。
四、校內設施安全
7、經常加強校舍管理和監(jiān)控,為師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校舍的設計、建設、使用及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的配備應嚴格按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規(guī)定進行。負責安全的人員應定期進行校舍勘驗檢查,發(fā)現險情(危房、危樓、危墻、等)應立即報告教育辦。
8、依據《消防法》等法律法規(guī),加強消防和用電安全管理。按規(guī)定在教室人員密集的`防火重點場所配齊配足消防器材,保持安全疏散通道暢通,保證滅火器規(guī)格正確、藥性有效,有關管理人員能熟悉使用滅火器等消防設施。設置人員疏散指示標志,確保緊急情況下師生的安全撤離和疏散。
9、加強電源、電器、電網及散熱器的檢查,防止因漏電或線路老化等問題引發(fā)事故。嚴禁在校(園)內焚燒紙張、垃圾。加強對校園計算機網絡的管理,加強防止反動、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內容影響學生。
五、校園秩序安全
10、重視校園治安秩序管理,校園實行封閉性管理。值班人員應盡職盡責,節(jié)假日、重大活動時期領導應輪流值班,對重大滋擾校園治安的事件,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并積極配合予以制止和處理。加強門衛(wèi)管理,建立外來人員進出登記制度,未經允許,外來人員不進入校內。
11、加強財務管理和固定資產管理。對重點部門和要害部位,應落實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各校園應配備技術先進、質量可靠的監(jiān)控設備,防止因管理不善發(fā)生失火、失竊等事故。應與公安、工商、交通、衛(wèi)生、文化、綜合治理等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周邊環(huán)境治理,為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六、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
12、發(fā)生一般安全事故,應在事故發(fā)生后的一日內,以書面形式將事故發(fā)生、處理情況報告教育辦。
13、發(fā)生師生傷亡、國家財產重大損失的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群體性傷害事故以及大、特大安全事故,群體性傷害事故以及危及社會安定、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事件,應在10分鐘內通過電話等將簡要情況報告教育辦,并在1小時內報告事故詳細情況。
14、發(fā)生安全事故后,應立即聯(lián)系公安、急救中心等部門,全力組織搶救,力爭使損失和影響減小到最低程度,并盡快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安全事故調查和處理,負責人不得在事故處理期間擅離職守。
15、事故處理結束后,應按照上級規(guī)定對安全、學生安全實施相關的保險業(yè)務,協(xié)助做好有關理賠工作。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12
第一條 “校園活動”是指學生在校園內(上課時間除外)進行的各種活動。包括升旗儀式、課間休息、大課間活動、午間活動、課外活動等。
第二條 各班主任利用班會課,按《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具體要求,教育學生文明休息,避免安全事故發(fā)生。
第三條 學校應明確每個班級的通行路線,參加課間集體活動、升旗儀式或到專用教室上音樂、美術、語文閱讀、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課程,應組織學生排隊前往,按規(guī)定路線有序通行,并請值日班干部向授課老師匯報本班學生出席情況。
第四條 學生上下樓梯時,應該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躍,不得擁擠,不推人、撞人,當人流較擁擠時,應在走廊盡頭稍等。
第五條 學生課間應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險因素的'游戲,不得在走廊樓梯里追逐打鬧,不得撞門爬窗,不觸摸電器設備,不損壞消防設施、設備。
第六條 學生在校園內,不得狂奔亂跑大喊大叫,嚴禁攀爬學校任何一處的圍墻、門窗、圍欄、陽臺及樹木、球架等設施,不跳校園各處臺階。
第七條 察覺到有不安全因素應及時報告老師或相關領導,遇事冷靜,以保全自身安全為重,不沖動蠻干。
第八條 不準攜帶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進校。
第九條 認真組織好大課間活動,確;顒影踩行。
。ㄒ唬┐笳n間活動要制定周密的計劃,落實安全防范措施,本著“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落實人員統(tǒng)一指揮,實行全過程監(jiān)控。
(二)大課間活動一般以班為單位由班主任帶隊,加強學生的活動安全教育,重視活動過程中的保護和預防措施,合理控制運動量,避免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ㄈ┐笳n間活動應定期對活動場地進行實地檢查,合理安排各年級學生活動區(qū)域,檢查活動器具安全性能。發(fā)現不安全因素的要及時采取措施。
。ㄋ模┐笳n間活動應對學生體質狀況進行調查,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對不適宜參加活動的學生應予妥善安排。
第十條 班主任在課間要隨時掌握學生活動情況,發(fā)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應及時制止、教育,并上報德育處。對屢教不改的學生,通知家長配合教育。
第十一條 值日領導和教師加強校園內的巡視,注意觀察學生的活動情況,發(fā)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及時制止,做好記載,并將情況通知班主任。
第十二條 每一個教職工都有責任維護學校課間秩序,發(fā)現學生不安全行為應及時教育。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13
一、規(guī)章制度編寫的目的:
公司是校園安全管理的主體,有責任制定校園安全管理制度,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護員工平安,同時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保障員工合法權益,維護公司正常運營。
二、規(guī)章制度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部全員人員,包括正式員工、實習生、外包人員等。
三、制度制定程序:
。ㄒ唬┐_定制度制定的原則:綜合考慮法律法規(guī)、公司管理實際和校園安全管理的需要確定。
。ǘ┟鞔_制度制定的目標:確保校園安全和員工合法權益得到保障,維護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秩序。
。ㄈ┦占⒄硐嚓P法律法規(guī)和公司內部政策規(guī)定。
。ㄋ模┚幹埔(guī)章制度,確定各項制度的名稱、范圍、目的`、內容、責任主體、執(zhí)行程序和責任追究。
。ㄎ澹┲贫葘徟簩χ贫ê玫囊(guī)章制度由領導審核,確認后正式實施。
。┲贫刃麄骱蛨(zhí)行:制定好的規(guī)章制度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宣傳和培訓,由公司管理層及時更新制度內容并及時實施。
四、法律法規(guī)及公司內部政策規(guī)定:
。ㄒ唬秳趧雍贤ā罚核袉T工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并按照法律規(guī)定繳納社會保險。
。ǘ秳趧臃ā罚汗颈仨毎l(fā)放工資,并保障員工休息和健康。
。ㄈ秳趧颖U媳O(jiān)察條例》:保障員工法定的合法權益,制定校園安全管理方案,避免事故發(fā)生。
(四)《行政管理法》:公司內部規(guī)章制度必須符合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14
校園網絡中心是校園網絡的心臟,其關系到校園網能否正常運行。為了確保校園網中心機房的安全,特制定以下規(guī)定:
一、進出中心機房管理:非中心機房工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中心機房;危險品及可燃品不得進入機房。
二、服務器運行管理:工作人員可根據需要啟動或關閉服務器系統(tǒng);監(jiān)視并記錄服務器系統(tǒng)運行情況,特別是出現的異常情況;監(jiān)視電壓、電流、濕溫度等
環(huán)境條件;監(jiān)視運行的.作業(yè)和信息傳輸情況;建立服務器運行情況登記制度。
三、服務器遠程操作管理:為了確保中心機房的安全,逐步實現網管人員對服務器的遠程操作;
四、服務器口令管理:定期更換服務器口令:工作人員不得隨意泄漏口令。
五、特權及特權程序的管理:不得將系統(tǒng)特權授予普通用戶,不得隨意轉給他人;對過期用戶應及時收回所授予的權力。
六、重要數據的輸入及修改管理。重要數據不得外泄,重要數據的輸入及修改應有專人來完成。
七、重要數據的打印輸出及外存介質的管理。打印輸出及外存介質應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八、網絡及其通訊設備的安全管理。網管人員在工作時,應嚴格遵守有關的安全規(guī)程。
九、服務器安裝軟件的管理:服務器上不使用外來的光盤與軟盤,不裝與校園網運行無關的盜版軟件。對服務器正常運行所需軟件,最好先在其它機器上進行安全運行驗證。
十、中心機房內不抽煙、不會客、不做與網絡安全運行與維護無關的事情。機房的設備與軟件不允許隨便外借。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15
一、編寫目的
為保障校園內師生的安全,保護校園物資財產安全,確保校園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制定本制度,規(guī)范校園各項安全管理工作,并建立有效的追責機制。
二、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企業(yè)的所有校園。
三、制度制定程序
1、明確行政領導的工作職責和安全管理工作職責;
2、組織起草編寫制度,形成初稿,并邀請相關部門領導參與討論并定稿;
3、報請行政領導審批并簽字確認后正式實施。
四、法律法規(guī)及規(guī)定
1、《勞動法》
2、《勞動合同法》
3、《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
4、《行政管理法》
五、制度內容
1、安全責任制度
。1)明確相關崗位的安全職責,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職責;
。2)建立安全委員會,進行安全工作協(xié)調和決策;
。3)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強化安全意識。
2、安全防范制度
。1)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規(guī)定;
(2)建立安全制度和相關安全檢查制度,規(guī)范校園人員行為規(guī)范;
。3)加強校園消防安全設施的維護和管理,確保有效運作。
3、應急預案制度
(1)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制度,提高校園安全應急處置能力;
。2)制定應急預案,保障人員安全的同時,及時防范校園物質財產損失;
。3)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校園教師和學生應急處置的.能力。
4、安全培訓制度
。1)加強安全培訓,提高師生安全意識;
。2)依據不同崗位安排不同的安全培訓內容,保證培訓效果。
5、安全考核制度
。1)建立定期安全考核制度,從不同層面考核校園各項安全工作;
。2)針對考核結果,開展安全整改,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六、責任主體及執(zhí)行程序
1、安全責任主體
(1)校園安全委員會;
。2)校園安全員。
2、執(zhí)行程序
。1)每學年開展一次安全隱患排查,形成安全報告;
。2)安排安全教育培訓,每學期至少一次;
。3)不定期開展安全演練。
七、責任追究
對未履行安全管理職責,導致校園安全責任事故的人員,依據《勞動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公司內部規(guī)定進行追究。對于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任事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依據公司內部規(guī)定行政處罰。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08-08
學校校園安全管理制度12-14
最新校園安全管理制度02-06
平安校園安全管理制度06-13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最新04-14
校園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10-26
校園消防安全管理制度08-10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15篇02-06
校園安全管理制度(15篇)02-06
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制度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