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詩》古詩詞鑒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馬詩》古詩鑒賞
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yōu)秀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馬詩》古詩鑒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馬詩
唐代: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注釋】
大漠:沙漠。此指西北沙漠地帶。
鉤。一種彎形的兵器。
絡(luò)腦:即絡(luò)頭。
燕山:在河北省。一說為燕然山,即今之杭愛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
何當:何時。
踏:走,跑。此處有“奔馳”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譯文】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
什么時候才能給它戴上金絡(luò)頭,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立功勛呢?
【賞析】
《馬詩》同題二十三首。這組詩,雖寄托不同。但基本精神都是寫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懷抱。
這里選錄的是其中的第五首,可以作為二十三首詩的代表。
“大漠”、“燕山”是邊塞征戍之地。自漢迄唐,這些地方,曾經(jīng)有過無數(shù)次的鏖戰(zhàn),歷來成為熱血男兒顯身手的處所,造就了無數(shù)叱咤風(fēng)云的英雄。前兩句的后三個字“沙如雪”、“月似鉤”,略作點染,極精煉地勾勒出戰(zhàn)場的典型環(huán)境。平沙漠漠,朔風(fēng)浩浩,塞外惡劣的氣候條件。更加濃悲壯的氣氛。如果說戰(zhàn)爭是威武雄壯的正劇。那么,這景象就是其舞臺背景。唐代的邊塞詩人們,正是連同這背景一并攝入彩筆下,寫出許多豪壯的詩章的。此詩說砂礫飛揚如雪,突出其酷烈,說峰巔殘月似徇,烘托其慘澹,可謂傳神之筆。這兩句寫邊塞,境界闊大,氣勢磅礴。
后二句借駿馬喻懷抱。邊塞為駿馬馳騁的廣闊天地,但駿馬能否有機會一效千里之足,就要看是否有人賞識。詩人說自己就如這千里馬,一旦得展驥足,即可萬里騰驤。主人飾馬以“金絡(luò)腦”,表明特見賞愛。詩人借此以憧憬身當恩遇的榮寵。但這不過是詩人一己的愿望,所以說“何當”!昂萎敗币徽Z承上啟下,既寫出對建立勛業(yè)的向往之情,又表現(xiàn)出對自己能夠見用于時的渴念,以千鈞之力逼出結(jié)尾這一句:“快走踏清秋。”這十個字,感慨奮發(fā),是詩人火一樣的熱情所化成。
全詩雄健,豪邁,一氣貫接。
清人方世舉評,《馬詩》說:“乃聚精會神,伐毛洗髓而出之。造意撰辭,猶有老杜諸作未至者。率處皆是煉處!逼渫圃S是很高的。
【詩人】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xué)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馬詩》古詩鑒賞】相關(guān)文章:
《馬詩》古詩詞鑒賞08-17
李賀的《馬詩》古詩鑒賞10-24
李賀《馬詩兩首》古詩鑒賞09-22
《雜詩》古詩鑒賞10-11
《木蘭詩》古詩鑒賞11-11
古詩鑒賞李白的詩06-15
李賀《馬詩》鑒賞11-22
古詩江南全詩鑒賞07-11
古詩《己亥雜詩》鑒賞09-03